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日澳搅水南海难撼区域稳局

(2017-08-14 18:29:50)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南海情势有了新变化。
    域外势力对南海的搅扰虽然还在,但是区域主导的稳局正在形成。
    马尼拉东亚峰会外长会议期间,中国和东盟10国外长达成重要的共识,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下称“准则”)框架文件。“准则”虽然只是“框架文件”,但足以让中国和东盟国家在面对南海争议问题时,能够自主、和平解决的框架。这是确保南海区域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文件,也是破解南海争端的有效手段。
     更具象征意味的是,只要没有域外力量的滋扰,没有外部势力的干预,中国和南海区域的相关利益方,能够找到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由相关利益方自己解决问题,更符合南海区域相关各方的利益。
    南海风平浪静的框架机制,似乎不符合域外势力的博弈规则。因而,在东亚峰会外长会期间,美日澳三国外长也套开了三遍战略对话的第七次部长会议。在其发布的联合声明中,虽然勉强承认“准则”达成的框架共识,但也敦促“准则”“在法律上有拘束力、有意义、有效且与国际法一致。”
    简言之,美日澳三国对于中国和东盟达成的“准则”并不满意。认为“准则”缺乏法律效力,而且也和国际法“不一致”。美日澳三国作为域外力量,插手南海事务,不仅在幕后主导东盟相关国家和中国直接对抗,而且也通过联合军演以及舰船巡航的方式或向中国示威或和中国对峙。因而,南海地区的危险情势,与其说是区域内部的岛屿主权争端,还不如说是美日澳三国对中国的遏制所致。
    本次三国部长会议,针对的目标还是中国。在其联合声明中,虽然没有点名,但从“陆域吹填”、“军事化”以及“单方面胁迫改变现状和加剧紧张局势”等等措辞看,显然是指中国。
    中国和东盟各国希望南海区域和平稳定的“治”,美日澳三国则着力让南海区域变得动荡紊乱。治与乱,凸显区域内部与外部势力不同的利益抉择。对中国和东盟而言,南海区域稳定,不仅能够安于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密切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实现区域经贸一体化。南海地区动荡不安,让菲律宾、越南这些和中国存岛屿主权争议的国家陷入对华博弈的漩涡,东盟其他国家也深涉其中。
    奥巴马重返亚洲,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期间,中越关系紧张,中菲关系更是陷入擦枪走火的危险境地。东盟其他国家,也面临着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尴尬境遇--尤其是新加坡,中新关系也因为新加坡的立场而陷入困顿。
    客观言,面对综合实力突飞猛进的中国,东盟各国对于这个强邻还是充满忌惮的。东盟希望有更强势的外部势力来平衡中国--美国是第一选择,日本、澳大利亚甚至印度,也被东盟视为制衡中国的力量。
    东盟配合美国、日本和澳大利益等外部力量和中国对抗,结果却是恶化了南海局势,对华关系也陷入紧张态势。伴随着奥巴马时代的落幕,东盟也陷入地缘政治的落寞中。特朗普时代放弃了亚太再平衡战略,他看重的是“美国优先”的内政第一,着重于和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达成新的双边贸易共识。他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点,也从南海换成了朝鲜。在朝鲜核导迫近的威胁面前,特朗普需要中国的奥援。故而,美国在南海的巡航,不过是军方的煞有介事,美国政府的亚太战略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地缘政治战略上,东盟被美国抛弃;在地缘经济战略上,特朗普又放弃了涵盖东盟多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配合美国制衡中国的结果是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方面的双失结局。因而,处于南海争议漩涡中的菲律宾率先摒弃掉前政府的亲美政策,选择改善对华关系,中菲两国也在南海问题上有了更为务实的新解决方案。
    简言之,中国和东盟通过“准则”文件,既是双方“弃乱由治”的选择,也是美国倒逼的结果。对于东盟而言,美国这个域外朋友并不可靠--只是添乱的角色。至于日本和澳大利益,不过是跟在美国后面的两个小伙伴。
    南海稳居来之不易,中国和东盟都需加倍珍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