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专稿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深港通真的要来了。
11月26日晚,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昨日联合宣布正式启动深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相关股票交易将于2016年12月5日开始。
从沪港通到深港通,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动力越来越强,和香港股市互联互通的渠道更广。对内地和港地股市以及海内外的投资者而言,都是利好。中国股市和港股市场的融通,不仅强化了中国股市的开放程度,而且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创富机会。香港股市则借力深港通(当然也包括沪港通),增加了股市资金容量。资本市场,只有强大的资金流和外向多元性,才能海纳百川,更具活力。就长远而言,沪、港、深三市互联互通机制,则有助于打造“三城协力”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三城记”是后危机时代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典范之作,全球资本市场将留下深深的中国印。
中国股市长期处于孤立围城。全球股市的波动与沪深A股市场关联不大,A股市场由于不完善、不成熟、不规范,使得A股市场变成了政策市、传谣市,一些市场主体也趁机兴风作浪,使股市变成了违规圈钱的提款机,投资者利益难得保障。股市没有释放出资本市场应有的作用。
后危机时代,中国步入系统化和结构化改革的新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启动,中国股市对外联通的通道也被打通,沪港通堪称试水之作。去年,中国股市迎来了改革的阵痛期,股市动荡的幅度前所未有,引发的市场恐慌也是世所罕见。“国家队”股市维稳的动作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因为沪港通使中国股市和世界有了联系,因而中国股市也和全球资本市场形成了连锁反应。而且,中国股市也开始影响全球经济,包括美联储加息。
沪港通后的股市震荡,暴露了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存在的短板。因而,从去年年中到今年上半年,证监会的最大任务是强化监管,补足制度漏洞,暂缓不合时宜的改革举措,清理股市中的违规主体...股市熔断机制被叫停,一大批违规者被处理,系统化的治理举措开始出台。与此配合的一揽子改革也在跟进,如利率和汇率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上市企业的审批程序等等。很显然,要想对接全球化市场,必先在监管制度和常态监管上和先进市场处于同一水平。
补短板、强监管的当务之急下,深港通也被暂缓。现在,沪深A股市场已经稳了下来,深港通启动可谓正当其时。
沪、港、深“三城记”,使中国资本市场稳步融入全球资本市场,稳固了三城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这和中国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地位是相称的。在西方世界出现政治孤立主义和经贸反全球化之时,“三城记”将开启全球资本市场的中国模式,与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一起,为全球金融治理提供鲜活动力。
对投资者而言,深港通将提供更多的投资创富机会。A股市场,将有更多的资金挹注,使券商股、低估值高、股息的海湾投资热门股和深圳相关行业板块受益。和沪港通不同,深港通每日额度均为105亿元人民币,互不影响、也不相互调剂。当然,现阶段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市场联通通道还是双向联通,并非三市互联互通。也就是说,通过深港通下的港股通买入的证券,不能通过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卖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下的港股通买入的证券,也不能通过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卖出。
当然,深港通也许会造成A股市场的新波动。但是经过一年多的资本市场改革与股市治理,两市股市应对风险的能力在提升。整体而言,在沪深A股市场企稳向好的时候,深港通带来的利好足可期待,可能的市场风险整体可控。
“三城记”的股市通道已经打开,中国股市纳入MSCI指数的可能性在增加。中国股市也会加速实现全球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