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版量化宽松前路难料

(2015-01-24 15:46:44)
标签:

杂谈

本文刊于23日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这个世界,最艰难的权力协调者不是联合国安理会秘书长,而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
    为了挽救主权债务危机后陷入通缩困境的欧元区经济,他领导的欧洲央行(确切讲是协调)一直尝试着用美国和日本式的量化宽松政策将欧洲的通胀率提升至接近但低于2%的目标,以刺激这个萎靡不振的庞大经济体,促其重现活力。但欧洲央行不是美联储,欧元也不是美元,美国成功的货币政策在欧洲难以复制。欧洲央行也不是日本央行,凭借高效的“安倍经济学”就能持续不断地加大货币放水力道---当然,日本式量化宽松至今难言成功。
    德拉吉的协调难点在于,经过主权债务危机洗礼的欧元区,变得更加支离破碎。而且,各国主政者也越发缺乏合作精神,原来的“欧猪五国”现在变得更为敏感,尤其是像希腊这样的国家,面对困境的解决办法是:一是不愿承担欧元区货币政策调整(包括量化宽松)带来的负担,而是通过政府更迭的方式来暂缓经济上的苦痛。作为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这个经济体变得更好一些,而且只能在争争吵吵中协调、妥协,浪费掉宝贵的时间。
    德拉吉当然也并非无所作为。去年以来,欧元区已经采取了准量化宽松政策,但迟疑不决和孱弱的货币放水,没有解决欧元区的结构性难题。在此情势下,德拉吉只有继续往前走,和成员国央行行长协调完成全面量宽使命。尤其在英国也实施量化宽松以及瑞士央行放弃一瑞士法郎兑换1.20欧元的上限后,德拉吉宣布欧版量化宽松的预期越来越强。据媒体报道,这一时刻在周四晚间。据悉,这一计划的规模是,通过1.1万亿欧元资产购买来刺激欧元区的通胀。
    尽管如此,成员国内部并未弥合分歧。欧元区老大德国一直对欧元区是否陷入通缩表示怀疑,而荷兰则强调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损失应由各国央行埋单,法国则是德拉吉的支持者。当下来看,任何一国反对德拉吉,欧版量化宽松政策都会是一场梦。德拉吉勉强通过量化宽松政策,而各国忍气吞声或牢骚满腹,执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欧元区领头羊德国的经济形势也不见好,而且德国央行的表现和主权债务危机时期坚决捍卫欧元的责任感也大不相同,德国对欧版量化的三心二意将严重影响欧版量化宽松的效果。
    从美国和日本量化宽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看,德拉吉要达到欧元区期望的政策效果,保守言也要一年时间。也就是说,2015年是欧版量化宽松政策的考验期,这是难捱的一年。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5年、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5%和3.7%,相比去年10月公布的报告预测下调了0.3个百分点。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IMF看好的只有美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将超过3%,至于欧元区经济,IMF认为其复苏步伐将比此前预期的要慢,2015年、2016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期分别为1.2%和1.4%。IMF总裁拉加德则直言欧元区和日本或陷入长期停滞。
    IMF的经济预测自然只能作为参考。但可观照的是,量化宽松政策,后危机时代实现经济复苏的只有美国。日本量化宽松的高效有力也未能达到效果。纷乱的欧元区经济,争吵不休的各国央行,德拉吉的这项量化宽松政策,能取得多少实效实在难以预料。
    吊诡的是,无论是德国、法国抑或是希腊央行行长坐在德拉吉的位子上,可能都会实行德拉吉式的量化宽松政策。但是,他们现在是站在本国立场,因而只能让拉加德在争吵中委曲求全,使欧版量化宽松政策变异为折中、看似都满意实则无意义。
    而这,恰恰投射出欧元区的硬伤所在,经历一场严酷的经济危机,欧洲联合的梦想正变得支离破碎,欧元的未来也变得不可捉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