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论衡:奥巴马的战略两难

(2014-06-26 07:14:01)
标签:

杂谈

25日南洋商报专栏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本文观点不代表署名机构立场)

伊拉克局势恶化至极。叛军“伊拉克和黎凡特回教国”(ISIS)不仅逼近巴格达,一再屠杀战俘,犯下反人类罪行。

马利基政府已经向美国求援,奥巴马总统亦表态不惜代价。但美国还在讨论如何介入伊拉克事务,不管是叙利亚式空中打击、击毙奥萨马式的特种部队空袭和帮助伊拉克军队打代理人战争,美国的迟疑都会让伊拉克局势变得更糟。

美国的犹豫不决,和伊朗的迅速出击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意味着,美国对什叶派马利基政府的支持三心二意,而伊朗政府的军事介入,则使伊拉克冲突变成赤裸裸的宗教战争。美国若支持什叶派的马利基政府,则和逊尼派的阿拉伯盟国产生矛盾。

但ISIS的反人类行为,又逼迫美国不得不军事介入。因而,奥巴马政府面临着伊拉克艰难的抉择,现实境况是美国必须要和伊朗合作。但美国政媒亦有声音警告奥巴马不要忘了伊朗这个危险的美国敌人,以及伊朗核危机尚未解决。

奥巴马一手惹出祸

这戳到了问题的关键。在中东和东亚的两场核危机中,美国更关注伊朗核危机,因为这牵涉到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存在。但奥巴马战略选择却和美国一贯的战略利益相悖,而且连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

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凸显奥巴马政府急于摆脱中东乱局,但其又担心伊朗拥核坐大为中东霸权,使美在中东战略根基松动甚至使中东去美国化。

伊拉克乱局折射出奥巴马战略选择的硬伤。当其决定从伊拉克撤军时,共和党就曾批评奥巴马向恐怖主义低头,不负责任。

而且,奥巴马政府支持的马利基政府,也是奥巴马撤出战略使得伊朗什叶派渗透的结果。这显然是实力占优的阿拉伯逊尼派国家所不能容忍的。

ISIS发起宗教战争,并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奥巴马政府的确脱不了干系。

这不仅是国际社会的看法,也是美国主流媒体的观点。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16日刊文指出,细究之下,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手惹出的灾难。

美国焦虑伊国乱局

连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为自己辩解的同时,一方面指责马利基政府无能,另一方面将责任归之于奥巴马政府的提前撤军。

值得深思的是,美国从伊拉克的撤军,意味着美国战略从中东到东亚的转移。重返亚洲和亚洲再平衡战略,使得亚太局势也陷入紧张紊乱中。

奥巴马面临着重返中东还是稳固东亚的两难抉择,这可不是小布什的错误。

更令人惊掉眼球的是,面对伊拉克这块烫手山芋。

15日的美国《福布斯》网站称美国在伊拉克没有多少利益,中国既是伊拉克重建的获益者,也在该国拥有能源利益。因而中国应该出兵伊拉克帮助伊拉克政府平叛。

这种怪异逻辑的背后,其实折射了美国对伊拉克乱局应对的焦虑与无奈。连被挤兑被“战略平衡”的中国都要拉来替美国的伊拉克麻烦消毒埋单,美国战略力量的捉襟见肘可见一斑。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本文观点不代表署名机构立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