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贸易铁幕下的WTO危局

(2013-12-02 10:53:10)
标签:

杂谈

分类: 南洋商报文集
本文刊于29日南洋商报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于12月3日至6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部长级峰会,谈判代表目前面对日增压力,要赶紧在这场被视为世贸组织成败关键的峰会前,就全球贸易规则达成协议。(12月16日《中新网》)
    这是9月份履新总干事的巴西人罗伯托·阿泽维多(Roberto Azevido)的使命。WTO拥有160个成员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典型的投射。因而,中国和俄罗斯,都通过极大的热忱和坎坷的谈判,才踏进组织门槛。但因为利益纠葛,组织内很难达成统一意见。
    停滞12年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凸显WT推进全球贸易的低效无奈---而且是宿命性的。不管谁是总干事,也无法弥合成员国之间的分歧,让这个庞大的组织达 成贸易协议。传统强国(美欧日)和新兴国家(金砖国家)在这个组织内具有话语权,其他贫弱的小国只有围观的份儿。但是“传统”和“新兴”的利益博弈,往往 是急切的争吵,而且是锱铢必较,甚至还会掺杂政治因素。因而,贸易谈判就成了看不到愿景的马拉松,成员国之间连横合纵,相互抵牾。即便是弱小国家,亦可通 过“神圣一票”来彰显自己的存在。
    多哈回合谈判停滞的12年间,全球经贸格局发生了质变。一方面是贸易大国基于对WTO“无所作为”的失望,于是另起炉灶,以双边或多边的自贸谈判来消解贸 易争端,拓展贸易自由化空间;另一方面则充分利用WTO的原则实施贸易乱战。尤其是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传统的美欧 贸易强国,对崛起的贸易强国中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焦虑。伴随危机而生的多边架构G20峰会机制,虽然不厌其烦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20个大国也言之凿凿 地承诺贸易开放,但基于自私自利的贸易壁垒却比任何时候都强。危机以来,美欧对华贸易反制频度越来越强,新兴国家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也越发频繁。
    WTO最新裁定中国限制出口稀土违规---作为成长最为迅速的贸易国,中国被其他国家滥用WTO规则并不奇怪。关键是,当中国利用WTO的规则维权 时,WTO却越来越像是鸡肋。和其他的国际组织一样---世界银行(WBG)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传统强国发现这些他们曾经主导的世界组织越 来越面临新兴国家的挑战时,他们在经过一番防御战后,再转移战场,以创造新的贸易主导机制来阻击新兴国家的贸易崛起。
    最显然的,就是美国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同时推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谈判,几乎囊括上世界 上最主要的贸易大国。而且,这些美国的“伙伴”几乎全是美国的新老盟友。若这两个“伙伴关系”形成,将构筑以美国为核心的涵盖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政治经济同 盟关系,加上北约和“亚洲北约”的军事联系,21世纪将是名副其实的“美国世纪”,这恐怕也是最具雄心的“美国梦”。
    “美国梦”并非幻境,而处于现实主义的谈判进展中,TPP已经初具雏形。可以预料,一旦TPP与TTIP整合成功,WTO将名存实亡,美国规则将成为全球新规则,其他新兴国家和发展中世界将是被动的规则外服从者。
    这对全球化而言,不啻是极大的悲剧与反动,因为美国以另起炉灶的方式实现了让西方世纪再次主导全球贸易的腾笼换鸟。不公平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将悲戚延续下去。
    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和TPP及TTIP成员均为中国贸易伙伴的中国,被排除在谈判之外,足以说明美国的目的。中国要加入谈判,则要面临比加入WTO更为坎坷的“入世”过程。
    这就是国际贸易的残酷现实,传统强国控制的WTO利己规则难以破局,美国又在打造新的贸易铁幕。
    由是而言,在巴厘会议之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达成相关协议,使陷入多哈困局的WTO重现生机,重建其世界贸易的领导力和平衡力。(本文观点不代表署名机构立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