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木事件的群体焦虑与市场反思

(2013-07-18 07:31:09)
标签:

杂谈

本文刊于18日现代金报

    针对网络曝出“陕西神木离任县委书记雷正西遭民众堵截”一事,16日晚间榆林市官方表示,此事系网络散布谣言引发的一起群众聚集事件,4名嫌疑人15日被当地警方行政拘留。目前雷正西并未调离,仍兼任神木县委书记。(17日《华商报》)
    这起事件缘起7月12日网络传言,“神木经济一落千丈,神木人民人人要账,三角债务你拖我拖,现任领导要跑,神木不得解放,定于15日上午10时在广场集会。”
    自媒体时代,这样的信息传播,具有强大的公共效应,民众被鼓动起来,也就可以理解。更具轰动效应的是,网络传言还有更震撼的佐料,称神木县委书记即将调离,在位期间占用600亿人民币并致政府负债300亿人民币,神木的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因财政困难取消,为给神木县政府单位发放工资,外借3亿人民币等。
    神木小城,本无知名度。它被舆论关注:一是因为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的“神木模式”,几成国民理想主义的标本(虽然也不乏质疑之声);二是因为“神木模式”,该县县委书记雷正西自然也备受关注;三是“神木模式”的财政支持来自来自丰富的煤炭资源。
    当雷正西高升榆林市委常委,人们有种人走政息的恐惧感。这和大同“造城市长”调到省城时的公众焦虑如出一辙。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势下,神木煤炭卖不上价,财政收入减少,“神木模式”的保障福祉难以为继。更重要的是,神木民间三角债导致的老板跑路现象的确存在,这对资源依赖性城市而言,也不是好消息。从“鬼城”鄂尔多斯的尴尬看,政府借债发工资也是事实。
    在群体性焦虑的氛围下,一则短信就是激燃公众恐慌情绪的导火索,神木事件大抵如此。谣言始于不安,谣言止于智者,神木事件的处理值得肯定。但必须指出,神木民众的群体性焦虑并未完全缓解。虽然雷正西书记还兼任神木县委书记,医疗和和教育免费政策还在,但公众也嗅到了不安的味道,对神木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不抱乐观。所以,只要稍有风吹草动,类似的群体事件可能还会在神木上演。
    神木事件让人深思,即在中国社保和医保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之时,神木全靠地方财政埋单的惠政是否可持续?全部免费是不是太过超前的乌托邦?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洲高福利国家的街头运动频发观之,一切由国家或地方财政全包的民生惠政,可能令人羡慕,但也容易造成公共财政赤字。尤其是在经济处于低迷之时,公共财政难以为继,容易引发民意反弹,导致群体事件发生。
    以能源涵养地方财政,以地方财政支撑免费教育和医疗的“神木模式”,本身就是极其脆弱的逻辑链,经不起市场波动的侵袭。当煤炭市场价格下跌时,不仅政府全免单的“神木模式”有断档之忧,靠煤吃煤的市场链也波诡云谲,包括政府、产业、财富在内的生态系统出现了警讯,导致了房地产泡沫化、民间借贷危机、三角债相互缠绕还有深陷其中的煤老板跑路等等。
    当然,在这个开始有些紊乱的市场化系统中,地方政府也难逃干系,除了政府全免的民生工程占款,恐怕还有政府主导下的一些产业项目和发展工程出现了“断尾”,积累不少的政府债也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因为市场波动而引发群体焦虑,是神木事件的必然。消弭群体焦虑,当务之急是当地政府公开透明地方财政,让神木的“危”与“机”都晾晒于阳光下,提高政府透明度才能提高公信力,才能让民众和政府同舟共济共度时艰。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神木出现了问题,“神木模式”依然是值得肯定的试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