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林大火,中国式火灾的棒喝?

(2013-06-04 02:26:59)
标签:

杂谈

    据记者从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截止到12时46分,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死亡人数上升至61人,伤员救治和现场搜救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6月3日《新华网》)
    又一次让人心痛的火灾。大火夺去了119个鲜活的生命,还有众多伤者。生命财产的损失,及留给相关当事者的伤痛,将是无法衡量的。而这,还只是直接的教训,间接的值得反思之处,还有许多许多。安全生产,容不得丝毫的马虎;水火无情,不允许有丝毫的麻痹---这些看似生活常识的东西,却总是有意无意的被忽略。悲剧,就在人们的疏忽中发生,就在生命的伤逝中让人记取,就在事后追责的调查中让人唏嘘。
    自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到本次吉林禽业大火,惨痛的火灾已经发生20多次。近三年就有2012年6月的天津蓟县商厦大火、2011年11月30日的香港旺角大火,以及2010年10月15日的上海余姚路胶州路火灾。据统计,中国每年因火灾而死伤的人数都在几千人,财物损失更是天文数字。
    每次火灾事故之后,经过相关部门的调查,经过舆论场的发酵,都能发现诸多问题。除了火灾现场存在的消防问题,就是火灾单位违规操作没有排除安全隐患,还有火灾现场人们缺乏自救知识,甚至还发现“让领导先走”此类的害人官本位的思维......可以说,每一场火灾存在的问题都是多方面的,而且充斥着太多本可以避免的人为因素,这是中国式火灾的悲戚和可怕之处。
    吉林禽业大火,虽然还没有给出最后的调查结果,但公众难免怀疑,这是否又一场中国式火灾的悲剧呢?
    不容人这么怀想。一个养禽场,既非生产危险品的工厂车间,又非人员拥堵的娱乐场所,怎么会发生如何惨酷的大火,而且一下子吞噬了119个生命?这中间的公众问号,有如千钧之重,调查部门必须让公众释怀。据初步调查,火灾缘起液氨泄露引起爆炸。人们难免追问,液氨如何泄露,安全管理如何疏漏,何以没有相应的预警和疏散措施?即使不是专业的调查人员,从公众到舆论都会发出这些常识性的质疑。
    而最为迫切的,除了救人善后以及对责任人的追责,公众最迫切知道的就是常识性问题,要有一个符合常识的正解,而不是有关部门给予的看似专业但经不起推敲的讳莫如深的答案。因而,吉林大火,调查部门要顺应舆论和民意,将调查过程置于阳光曝晒之下,不留丝毫的隐秘晦暗空间。对公众而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公众有足够的智慧去评判是非,思考其中是否存在人祸因素。但如果是缺乏公开过程的官方结果,只能引发公众反感和逆反,消弭官方调查结果的公信力。公信力的缺失,将自然地将公众情绪弥漫于公共管理的缺位上,从而使滋生每一场火灾都有权利失范的逻辑联想。这,要比一场惨痛的火灾还要糟糕。
    完全消弭生活中的火灾,那是不现实的理想主义。但是通过立法约束、制度规范、监管到位、增强防范火灾的日常教育,提高公众的消防知识,强化火灾应急安全教育,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发生和减少火灾的损失。中国式火灾,悲戚之处就在于不该发生的火灾发生了,该避免的损失没有避免。
    人们希望,吉林大火是最后一次中国式火灾。这,才是这场大火给予中国和公众的棒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