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媒体专稿,刊于15日美国世界日报,请勿转载
(本文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近期国际金价有反弹企稳的态势,但丝毫没有阻挡消费者购买黄金的热情。据香港媒体报道,上月末有超过12万内地游客抵港,比去年同期上升超过两成,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游客是去购买黄金。消费者强烈的需求也使得金价企稳回升,机构建议客户暂时停止做空。
按照一般的经济学规律,美元、日元和欧元的“量化宽松”带来的世界主要货币贬值,由此引发的市场隐忧应该带来金价上涨,这是无须启蒙的大众理财常识。国际金价逆势反市场猛跌,存在着三种可能性:一是主要世界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公信力丧失;二是国际金价存在虚浮泡沫;三是有机构做空牟利。
不管哪一种,这都是经济学家们的事情。对于公众而言,其最本能的反应就是低价买入储备求利。中国人对市场最敏感,可以说出现了大规模的淘金潮。据统计,中国内地民众在这轮金价跌落期吸金300吨,而且是黄灿灿的实务黄金。这和机构投资精英们的市场抛售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在一抛一进的机构精英与中国草根的市场博弈中,中国草根投资者似乎笑到了最后。据悉,五一之前的这一周,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大幅上涨4.2%,,黄金价格收于每盎司145.6美元,为去年以来最高涨幅。对此,高盛不再卖出黄金,也建议投资者不再做空金价。难怪有人笑称:“华尔街分析师抵不过中国大妈”。
当然,也有舆论嘲弄,中国大妈疯狂购金影响国际金价,不过是义和团心态,无异于市场自杀。美国股神巴菲特更是对于抄底炒黄金不以为然。
有一点是肯定的,市场有其自身理性,不管是宏观经济决策者、投资精英和分析师,也不能逆市场规律而行,最起码不能超越市场所能允许的理性底线。华尔街各大投行和金融大鳄们算是很牛的吧,但是贪婪过度,看上去很美的金融产品层层叠加,形成完全脱离市场的泡沫,从而导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总爆发。
这是华尔街带给全球的教训,也让顶礼膜拜华尔街的经济学家和金融精英们警醒,不管是谁,不管金融产品如何创新,但都不能脱离市场的基本原则,顺应市场杠杆,依从实体经济,不能脱离市场供需平衡之道。否则,失衡的市场就会对投机者进行棒喝乃至报复。
华尔街的投行和金融家们,都长着一颗投机的大脑,并非不晓得戏弄市场的下场。只是,有着贪婪基因的他们,不得不用虚拟的金融产品去市场套利,他们并不在乎市场投机的泡沫爆炸时伤到了那个倒霉蛋儿。这是投机家的天性,也是豪赌市场的必然。
当然,投机者是市场的精英主义者,他们既是市场理性的建设者,也是市场泡沫的制造者,更是市场大厦的破坏王。他们顺应市场而为,就能带来市场红利,自己也是市场获益者。他们投机和做空市场,并非是靠一己之力,而是要误导公众,形成市场惟其马首是瞻的盲从效应。譬如做空黄金,机构投机者就是要通过作势文宣,形成市场延烧效应,先抛售后买进。没曾想到的是,投机机构虽形成了市场利空之势,但中国淘金者却及时跟进,你抛我进,坏了机构投机的计划,从而使国际金价稳定了下来。在这轮黄金市场的搏杀中,中国淘金者起到了黄金市场的压舱石。
当然,中国淘金者的动机也并非闪烁着道德主义的光辉,但客观上却是黄金市场的稳定者。
华尔街机构投机的失算并不稀奇,他们低估了中国淘金者的能力,更低估了中国市场的魔力。中国消费者到哪里,都会刮起令人震撼的风潮,在奢侈品如此,旅游市场如此,乳制品市场亦如是。即使是中国大妈,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能力,也凸显期洞悉市场之道的理解力。
未来全球市场,投机机构要想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必须看中国市场的脸色,评估中国消费者的“捣乱”力。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署名机构的立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