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办公室里偷拍映射出官场的娱乐异化

(2013-01-31 08:01:46)
标签:

杂谈

 湖南麻阳县3名公职人员在成功偷拍县委书记胡佳武“受贿”视频后,三人将刻录的光盘当面交给胡佳武,“要其看着办”,县委书记被要挟后报警,随后3人被拘。当地宣传部证实,3人针对县委书记的监视长达半年之久。据了解,涉案者是同学关系,作案动机尚不明。(30日《南方都市报》)
如果不是媒体报道的“新闻”,读者很容易将这场办公室里的偷拍视作谍战剧里的桥段。现实很娱乐,官场很搞笑,这是活生生的发生在湖南的现实。格式化掉三位公职人员对县委书记偷拍的策划实施过程,也隐去三位公职人员与县委书记的关系,只留下一个蒙太奇镜头---偷拍成功而且锁定了县委书记“受贿”的镜头。
若偷拍者将此呈送纪检监察部门,作为举报县委书记腐败的证据,不管偷拍取证是否合法,但尚有目的良善性。讽刺的是,偷拍者将“证据”交给被偷拍者,要其看着办...偷拍动机就复杂多了,是为了反腐、要挟要官还是诈骗钱财?更戏剧性的是,县委书记没有入彀而是报案,整个事件的逻辑就更加跌宕起伏。
从博士后的香艳小说到雷政富的艳照,这些通过虚拟网络揭露现实官场的香艳材料,让人的判断力产生一瞬间的恍惚:真的吗?但这些娱乐化的三级股市被证明为笃定的事实,涉事的官员不是被“双规”就是被去职。除了这些“很黄”的官场娱乐,当下反腐中也发现了一些“很暴力”的官员,如果再加上“很阴谋”的办公室偷拍事件,娱乐化的官场让人很受伤,因为公权力被私人(欲)化污染异化了。
对公众而言,人们围观官场娱乐化的心态是复杂的。官场和娱乐圈不同,后者的言行出位和娱乐恶搞,除了造成道德层面的波荡起伏,对于社会治理并无本质伤害。但官场的娱乐化,而且是有伤大雅的“很黄很暴力”或“很阴谋”,就侵蚀和动摇了法治和公民社会的根基。即使是少数官员的行为,也很容易被社会舆论串联起来,形成权力嚣张的公众评价坐标体系,产生对公权力的失信与反感。这在多元化的社会震荡期,极容易从民间形成一股强大的呛声力量,使社会系统变得动摇和不安。
其实,这不是民意对公权力以偏概全的否定,实在是因为官场的娱乐异化,对社会关系的伤害太严重。以办公室里的偷拍为例,3名公职人员与县委书记的关系,既非正常的上下级关系,更非同志关系,像极了谍战片里的敌我关系。有趣的是,谍战片里的敌我关系是政治理念为分野,因而谍战片里的你死我活的典型化,有着理性的现实基础。办公室里的偷拍,则是现代官场赤裸裸的尔虞我诈。更吊诡的是,三位公职人员偷拍县委书记,具有一种守株待兔的自信,监视半年就锁定了县委书记的“受贿”证据。这种“自信”也凸显官场腐败的普遍化。
不管是官员之间尔虞我诈的倾轧还是官场腐败的普遍化,公权力都丧失了公共行政的属性,官员也不再是公仆。在这样的官场氛围下,又如何体现权为民所赋为民所用?权力,不过是官员为一己牟利的工具或凭借。就本质而言,这样的权力擅用,比权力寻租更可恶,比权钱交换更恶劣。权力异化,权利必受损,这是常识。
偷拍者被拘,处理适当,不管作案动机如何;县委书记不受要挟报警,也值得肯定。但公众依然还有悬疑,县委书记是否真的“受贿”?毕竟有实实在在的“镜头”在那,当地有关部门不能凭借县委书记的报警来推定其廉洁。如果这么草率地认定,不仅无使这场官场娱乐剧以严肃正剧收尾,反而更加穿帮和无厘头。
如果县委书记的“受贿”一直加着“引号”,恐怕会给人以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感觉...这是不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