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南洋商报专栏,刊出内容和本文略有改动
10月29日,日本秋季临时国会开幕。这场冗长的会议长达33天,将是民主党野田政府的难捱之日。野田已经品尝到这种被在野党苦逼的滋味,日前在野党主导的参议院竟然拒绝野田在参议院进行施政演说,被日本媒体评论为“受辱”,野田不得不转向众议院发表演说。在日本政治史上,这还是开天辟地首一回。
不过,野田在众议院的滋味也不好受,新当选的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苦苦追问首相何时解散众院进行大选,安倍猛批野田失信于民。当下,野田首相的民意支持率维持在两成左右。联想到民主党前两任首相的下台,野田也到了下野的底线门槛。其实,处境比野田要好的鸠山和菅直人政府都被日本政媒两届批评为“赖着不走”,野田的硬撑也只是时间问题。
就政治而言,日本民主党苦苦奋斗几十年,赢来政权的确不易。但日本政治生态,却已发生异变,甚至可以说面临瓶颈。缺乏执政经验的民主党政府,想对自民党长期统治积累的政治副遗产进行改革,可谓有心无力有力难施。参众两院的利益纠葛与党派掣肘,两院议员深厚的家族背景以及盘根错节的连横合纵,构成了日本政坛短命政府频出的怪现状。
民主党也内讧不断,加之党内大佬小泽一郎的出走,民主党元气大伤。在此政治乱像之下,自民党内右翼势力鹊起,地方实力人物趁机搅水,野田政府失去自主性,无奈为其绑架劫持,使日本政治呈现出极速右转的态势。
具有强硬右翼色彩的另类政治人物石原慎太郎,以民间购买钓鱼岛诱使野田政府国有化钓鱼岛政策的出台,并导致中日外交陷入冰点,就是最典型的例证。石原购岛本是为了奥援其子在自民党总裁大选中上位,却不想让野田入彀。石原辞去东京都知事以及和右翼的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此人曾否认南京大屠杀),前呼后应,策划组织新党,以地方包围中央的方式参与全国政事,亦是看扁野田政府的政治能力之举。再加上安倍晋三这位铁腕右翼政客,带领着强大的自民党对野田政府进行政治“围剿”,野田在国会两院的政治窘况,可谓惨不忍睹。
除了对手的明枪暗箭,党内也不消停。一向高调的战略担当大臣兼经济财政大臣的前原诚司曝出政治资金丑闻,而且两位民主党众议院亦宣布退党。如果说,党内再有6名议员退出,民主党在国会就不占多数,野田政府也走到了穷途末路。
日本经济多年以来就已滞胀不前,经过全球危机打击,地震核电泄露冲击,中日钓渔岛纠纷影响,日本经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三季度,日本经济不容乐观,夏普、索尼和松下等主要制造企业均大幅亏损。11月1日,高盛将2012财政年日本实质经济增长预测由原来的1.9%调低至0.9%,翌年预测数字亦由1.6%调至1.4%。更糟糕的是,日本版的量化宽松政策不仅无助于提振日本经济,还将面临着比美国更为严重的“财政悬崖”危机。据悉,日本年度财政预算为90.3万亿日元,其中约有38.3万亿日元要通过“赤字国债”募集,但日本国会迟迟不予通过。
若国会对野田继续苦逼,日本“财政悬崖”将使政府破产,并是日本GDP失去7到8个百分点。刻意夺权的日本各党派,能否有美国国会议员的大局观,值得怀疑。
日本面临的外交危机,是三面为敌,和中俄韩三国均有岛屿主权争议。尤其中日钓鱼岛之争,使中日关系已经撕破脸皮,处于中日建交以来的最低点。东北亚局势,变得危情万状,就连美国也被日本拉下水。在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中,或希望日本在地缘上制衡中国,却没有想到日本将美国逼到在中日两国间选边站的尴尬。近日,美助理国务卿坎贝尔高调批评日本政局动荡,破坏了美日同盟间的信任。
在内外交困,政坛动荡的形势下,野田政府能硬撑到何时?关键是,在目前政治经济外交困局下,即使野田下台,继任政府也会重蹈野田政府难以为继的覆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