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十大赚钱公司出笼,去年每秒净利达到3.14亿元。(5月2日《新华网》)
它们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石化、交通银行、中国神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除了7家银行就是“两桶油”和一个“煤老虎”,这个榜单多年来几乎没有实质变化。连普通人都能找寻出规律来---试看当今的中国市场,大抵是央企的天下,而且浮荡着垄断利润的魅影。
国有银行和“两桶油”这样的央企,利润过千亿,民众应该高兴才是----国有国有全民所有。可公众只有侧目和诟病的份儿:银行让人反感的是收费项目过多,而且是越减越多,还有服务不到位;“两桶油”更为民意经常推到风口浪尖上,不单是油价太贵,而且不时曝出高管滥用职权和耗费公帑的丑闻...
最赚钱公司的高管,不仅享受着让人艳羡的高薪,还得了便宜卖乖,还经常性地嚷着行业性亏损(“两桶油”为炼油行业亏损“哭穷”)以求得公共财政拨款。当然,这些最赚钱企业最典型的垄断属性还在于,或明或暗地享有公共政策奥援所给予的市场特权。中石化原总经理及董事长陈同海(以贪落马)有句“名言”:“作为共和国长子,我们不垄断谁垄断?”
共和国的“长子们”多年都是最赚钱公司,而且利润都在数百乃至千亿两千亿之上,还在资本市场纵横辟阖地虹吸圈钱。但资本和利润的过度集中,只增加了“长子们”的倨傲和戾气,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却是旁落了。既然是共和国的“长子”,对上应该效忠国家,对下应该惠利民众。可现实是,其对上的“哭穷”、对政策财政的依赖以及天价高薪和高管的豪奢浪费,可谓“不忠不孝”;对社会公众的滥收费(银行)和市场高价(两桶油)及服务不到位,可谓是对消费者乃至奉养人的大不敬。更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共和国的长子们”是最赚钱公司,但是从真个市场观之,那些“嫡出”的“共和国的儿子”们(国企),对宏观经济的贡献率,还比不上“共和国养子或庶子”(民营企业)的贡献率。
据和讯与数字100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报告,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84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87.4%,占GDP的贡献率也从最初的1%发展到现在的超过60%。可是,在中国的十大最赚钱公司排行榜上,却没有一家是纯粹的民营企业。国字号和民字号企业贡献率和利润率的不平衡,更验证了这样的事实:市场不公平,责权利不对称,最赚钱公司难逃垄断特权之利。
还有更尴尬的。数据显示,这十家公司2011年累计净利润为9908.18亿元,是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量的一半多,业绩同比增长18.89%,远高于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有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365天计算,这十大巨头平均每秒累计净赚3.14亿元,相当于1197家上市公司去年一年的净利润总和。须知,去年股市是让众多网民黯然神伤的一年,十年一梦,股市指数又回到起点。相较于股民的被套和众多上市公司的凄凄惨惨戚戚,十大赚钱公司在股市上却是风生水起。每秒净赚3.14亿元的利润之高,与其他市场主体和股民们的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必揣测市场和民意,十大赚钱公司认为这种高额利润正常吗?
市场经济,若有公平的市场要素托底,充分竞争下的市场高低,人们都是认账的,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也。十大赚钱公司,却让人感觉“不均”---对民营企业;“不安”---对普罗大众。因此,他们利润越多,越成为让人侧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