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地问责动真格还需持续给力

(2011-07-09 12:50:04)
标签:

杂谈

本文刊于7月9日燕赵都市报

 

    7月7日下午,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共同召开201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处理了有关地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责任人员。给予44名地方政府负责人、29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纪律处分。(7月8日《新京报》)
    这次土地问责,是房市调控一揽子政策中的一环。其意义在于,这次问责直逼两个核心:一是土地,二是权力。意味着房市调控进入了深水期,被问责的地方官员,普遍存在着在土地管理混乱,或地方一般性项目项目违法占用耕地的宗数多、面积大,或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违规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搞房地产开发,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乱上“两高”项目等严重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等情况。权力监管不到位,承担其责在所难免。
    只是,人们发现这种问责虽然动了真格,但力道还有所不足。因为被问责的,大都是三、四线城市的负责人,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并不在问责之列。由此,公众难免疑问:是否选择性问责?打了苍蝇放了老虎?
    众所周知,中国房市乱象,真正的乱源是一线城市,其房市天价,已经到了离谱地步。按6月份百城房价排行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房价均在2.3万元每平米以上,深圳房价和去年相比增幅9.52%,北京为4.65%,上海略有下降。由此可见,即使在最严厉的房市调控年,一线城市的房价也相当坚挺。更有甚至,不久前曝出的北京钓鱼台7号院3号楼拟售价竟然高达30万元每平米。二三线城市的西安,曲江附近的一个楼盘也高达16万元每平米。
    房市逆市而涨,宏调难以释放效力。一方面体现开发商对市场有一股莫名的兴奋甚至是冲动,另一方面也折射了房市宏调的尴尬。在此情境下,人们宁愿相信市场导向而不相信政策力道。加之5月份cpi增幅为5.5%,6月份cpi预计升幅达6.3%,即使年内3次加息,钱存银行已失去保值意义。在此情境下,囊中羞涩的人们宁愿饮鸩止渴地投资房市,何况还有一部分刚需群体,害怕更严厉的房控措施出台而跟风进入房市。
    因此,房市难以调控,表面上看是地产商在搅水市场,公众在跟风投资投机。但就其根本,还是房控政策执行不力所致。这其中的不力就包括地方政府对土地的监管不严,是开放商从地方政府放地的态度上,看出了房市的风向标。那些天价豪宅,能够卖出令人咋舌的价格,关键是处于黄金地段。
    地方政府在土地监管上的不力,源于土地财政的功利冲动。就土地财政而言,一线城市要比二三线城市积极得多,卖地款也高得多。去年全国数字高达2.7万亿。试想,地都高价卖出去了,又如何遏制开发商的高房价?所以,若土地管不住,房市就会一直乱下去,再严厉的房市宏调也可能流于空调。
    因此,若要土地问责,首当其冲地应该是拿一二线城市的责任人员开刀,因为一二线城市是房市的领跑者。拿其问责,才能起到标本的警示作用。最不济也要公平对待,一、二、三、四线城市一起问责。可是,三四线城市成了被问责的“倒霉蛋”,如此问责动了真格不假,但这样的真格既无法让三四线城市的责任人服气,也不能深孚民意。
    可见,土地问题还需持续加力,不仅要拿小城市开刀,还要拿大城市问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