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媒体专稿,请勿转载
6月1日,深受两岸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举行。在本次合璧大典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与后段“无用师卷”实现360年来的首次合璧。《富春山居图》前段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合璧,让两岸乃至整个华人世界都很亢奋,尤其是各界人士的解读,那是相当的多元。有人侧重于这幅残卷传世名画的传奇,有人读出了两岸和合的象征意味,也有人在意会出《富春山居图》的残缺美学价值来,更有在台富春籍人士对画生情阐发出浓浓的乡愁乡情来...这就是艺术品的无尽魅力。
黄公望恐怕想象不到他660年前的艺术冲动,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起流韵依依的传奇涟漪和愈发增值的美学魅力;宜兴收藏家吴洪裕361年前恐怕也没有想到,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私心闪念,让遭受火劫的《富春山居图》命运多舛,残缺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却在时空轮转中实现了凤凰涅槃的品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