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房市的暮春灿烂

(2011-05-04 07:25:36)
标签:

杂谈

本文刊于4日时代商报、燕赵都市报
 
    受国家密集出台“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全国各地楼市一度表现低迷。但近日全国多地区楼市开始呈现回暖势头。“五一”小长假期间,有部分开发商为试探市场对价格小幅松动,多个楼盘涌现抢购风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各地房地产成交量都有所回升,市场处于最后的胶着状态。(5月3日《新京报》)
    具体数字是,上周楼市签约量环比上涨17.3%;京、沪、深等地楼市出现回暖。一线城市的“金三银四”向来是春光灿烂,但在今年严酷的房控政策下,显得惨淡异常,搞得众多专业人士大呼“拐点”来临,市场在徘徊、等待、迟疑。不过,即使在限购房、房产税、房控目标、中央督察组巡视、明码标价等等“组合拳”的强压之下,二三线城市依然顺理成章地接过房市滚烫的接力棒,传导过来一线城市的高企价格。如果说,4月份之前的一线城市房市没有春天,二三线城市却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逆势荣景。
    现在倒是,虽然自然的节气已届暮春,但房市却呈现出集体性的回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此番绝不能说政策面的疲软和宏调变“空调”,因为房控“组合拳”招招铿锵有力,发改委还要将房市纳入暴利行业,总理首次提出了降房价的目标。政策强压之下的政策反弹,不由不让人深度思考中国房市的复杂性。
    其一,谁也不敢说中国房市没有问题,挤不出泡沫来;自然,房价之高也都是众生的切身体味。加之暴力拆迁的怪现状,卖地财政的难以止遏,地产商绑架信贷和权力的事实,房地产投机潮带来的财富不正常聚集,等等。利益越是纠结,博弈越是多维,房市就越难调整,因为宏调的一招一式,都可能伤害到某个阶层某个群体的利益,导致社会矛盾。
    其二,中国房市之热,固然有积重难返的惯性因素所致,紊乱的因素也很多,也需要正本清源。但是也无可否认,中国房市存在着一定的刚性需求,---虽然中国的中产阶级是个模糊概念,但有些存款、收入相对较高的群体是客观存在。在近年来的房市之热中,他们有一部分分化为房市投资者、投机客,也有相当多的人在等待在围观,对于众说纷纭的房市不敢下手。但这部分人群,对于改善性住房是有诉求的,这种诉求不仅刚性而且理性。通胀的倒逼,房控的压力,催使他们不敢再等,因此在焦虑和急切中释放出市场刚性。
    如果说各城市的房市暮春因为他们而灿烂,那么可以说这次的集中式宏调之策偏离了锋头,误伤了刚性群体,损及了市场理性。
    其三,中国房市的泡沫有多少?房市紊乱要宏调,决定了中国房市存在泡沫因素。但泡沫因素有多少,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命题。因为构成中国房市的价格因素,至今不够明朗,地价占多少,原材料价格多少,开发商利润几何,这些都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即使有,也存在着数据打架甚至南辕北辙的情况。因此,如果中国房市的价格成本因素不透明不准确,论议中国房市的泡沫化是不科学的。也正因为如此,德国商业银行的专家阿什利•戴维斯认为,无论是在空置率、房价、投资诸方面,都不能轻易断定中国房市存在泡沫。他认为中国房市只是“活跃过度”,解决办法是加强房市管束和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
    不管怎么说,当中国上下都急切关注房市时,意味着房市确实存在问题,但也同时说明房市牵涉到了全民博弈和各阶层利益。在此情境下,房市的冷与热,市场的“春天”还是“寒冬”,都不可能用简单的方式或策略去调整,而是必须兼顾多方利益,用更为多元和妥帖的房市去应对。
    在现实下,只能说中国房市迎来了压抑过后的暮春灿烂,这种灿烂是短时的阳关普照还是承接雷闪电鸣的打击,谁也无法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