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毒“苹果”的诱惑与警示

(2011-02-18 06:28:39)
标签:

杂谈

刊于18日时代商报、燕赵都市报

 

 

    苹果IPad、Iphone正在中国热卖,但137名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却因暴露在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苹果公司15日发布2010年的供应链管理报告,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供应链致残员工。(2月17日《北京晨报》)
    当下最时髦的电子产品就是“苹果”系列。作为时尚便捷的电子信息产品,“苹果”对年轻人和精英人士的诱惑是极大的。谁能想到,在供应链环节,“苹果”却是有毒的,因为其零部件需要一种叫做正己烷的有毒化学品来清洁。长期处于正己烷环境下,工人们的身体就会遭受严重戕害,甚至受损致残。
    按苹果公司公布的2010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有137名中国员工被“苹果”所毒。苹果的“坦白”让人大吃一惊,在一般人看来,引领时尚潮流的信息产品属于高科技,其生产过程也往往被人视作环保绿色。不曾想,光鲜的“苹果”也和传统的污染型企业一样,会导致让人头疼的职业病。苹果有毒的警示之一,就是不要为所谓高科技、跨国企业的金玉其外所迷惑。相比传统企业,它更像是诱惑人的毒蘑菇,愈是鲜艳,毒性愈大,而且也更具欺骗性。
    这不是对苹果的污名化。早在去年,就有36家国内环保组织为促进IT产业解决污染问题,与29个IT品牌进行多轮沟通。其中,《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四期)苹果特刊》,对苹果的供应链职业安全、供应链环境保护、供应链员工权益和尊严提出质疑。但是,苹果公司一直采取的是回避策略。可见,此番苹果有毒的“坦白”,是被国内环保组织倒逼下的无奈,并非苹果甘心情愿。更重要的是,苹果在华的供应商不止一处,受到毒“苹果”危害的绝不仅仅只有137名。而且,即使是对这137名中国员工,在其工作权和健康权保全方面,苹果也还做得很不够。譬如,有些员工反映正在遭受被迫离职的压力。
    可见,靠轻描淡写的“坦白”远不能为苹果消毒。毒“苹果”要洗清自己,就要公开在华供应链,坦白有多少供应商多少员工暴露在正己烷环境下,有多少员工中毒,如何改善工作环境,让已经中毒的员工得到符合法理情的补偿。如果象征性公开一份“自白书”,是不能获得中国社会原谅的。
    苹果有毒,看似普通寻常的职业病,其实也蕴含着中美产业上的宏大叙事。在这种普通与宏大的对比中,也让人体味到产业“制造”与“创造”的天壤之别。“苹果”可谓高科技产业的代表,美国享有绝对的知识产权;而中国只是低端的制造业基地。美国高举产业链的高端,尽享“创造”带来的高额利润,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只能挣得些微的加工费,而且还要搭上廉价劳工的健康。这意味着,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资本的嗜利本性毫无改变。
    当然,不管是美国的苹果还是中国的企业,如果中国产业不尽快升级转型,长久迷恋于所谓的世界制造基地,劳动力密集就是摆脱不掉的宿命,中国员工只能拥有低工资和遭受职业病的侵袭。
    令人敬佩的是,当中国社会还处于法治进程之中,当中国产业还走在升级的漫漫长路之时,国民的环保意识在增强。36家国内环保组织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启蒙,让我们眼前一亮。联想到当下动物保护组织对金鱼魔术和熊胆企业的质疑,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迎来了令人振奋的公民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