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永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准备在公司附近给职工盖住宅楼,要盖21层,可以容纳二三百户家庭住,目前土地已经有了,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有人说给职工送住房,这分明就是在给职工撒钱…(1月30日《武汉晚报》)
在寒冷的冬天里,让人心暖的事儿还真不少。在春运梗阻人们回乡的愁绪里,有老板给员工包车回家;在穷人饥寒交迫的年关焦虑中,有富豪在发红包;在房市调控乏力,连番的“空调”销蚀掉公众安居的梦想时,有老板免费给职工盖楼...幸福突然降临,让人觉得现实生活中依然充溢着温馨的童话。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老板的善举绝非孤例,此前已有两位富商为村民免费建造别墅。这在大小城市房市一片鸡毛,房价高企不下的情境下,老板们的善举确实让人钦敬。难怪,如此的新闻一旦曝光,就有网友艳羡---我也要这样的老板。
不过,这样的老板注定不可能有很多。而且,在我看来也不需要很多,因为如果公众的安居之梦都寄托在自己的老板身上时,不仅有企业办社会的时光倒流之嫌,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更是对中国社会的极大讽刺。公众安居,是市场经济问题,更是政治民生课题。企业老板给自己的职工建房,恰恰击中了中国房市的死穴,充满的是无奈和悲哀。
一地鸡毛的中国房市,乱象似乎表现在房价上。价高到公众买不起,哪怕是赔上几十年的首付,变成了房奴。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中国房市的乱源,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房市蕴含的巨大利益,而这一利益为各方权力和房地产资本所独占瓜分。权力方看重的是土地财政功能和建构其上的GDP增量效应;资本觊觎的是房价惹火带来的剩余价值。结构房价构成不难看到,地价越高,房价越高。双方合谋,房市价格则一路攀升。2010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2882元/平方米,与市民关系密切的居住地价为4245元/平方米,环比增长3.67%,同比增长11.02%。
地价不降,房价降下来一准是句空话。在此逻辑下,无论是上海重庆试验的房产税,还是新的“国八条”,都难以给人愿景。就房市而言,无论中低收入群体还是其他个人都是望楼兴叹的弱者,哪怕是市长、省长还是部长。因为,就工薪阶层而言,凭现有的收入水平,最多只能在都市里圆一个蜗居之梦。当然,非法途径的谋取除外。
而市场经济最可贵的,应该是每个作为市场主体的每个公民,都能在公平和公正的市场中,尽享到应有的权利。当这个权利无法用一己之力实现时,公共政策能够动用社保、财税等手段用以调控,以保全公众权利。很遗憾的是,相当权力和资本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很多抚慰民生的政策,如房市宏调失去了现实执行力的支持而变得疲软无力。
企业老板给员工建房,是以集体的力量和房市搏杀,说白了还是资本在发力,这也凸显中国房市资本主导的特性。而且,资本帮助民生完成安居之梦,毕竟不够典型。富豪能够毫不费力地建起高楼大厦,却难以给予员工完成的产权。因此,这种安居之梦注定是有缺陷的,是不健全的。而这,恰恰是对中国房市的极度讽刺和折射公共政策的瑕疵。毕竟,靠政策、市场才能真正实现公众的真正安居。当政策无力甚至空置的时候,善的资本出手只能证明恶的资本的喧嚣和房市治理之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