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削减赤字给予中国的启示

(2010-12-09 07:33:49)
标签:

杂谈

分类: 美国侨报文集

12月8日美国侨报

 

    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给联邦政府雇员却送上一份别样的礼物——冻结薪酬。削减美国经济中的一项长期痼疾——财政赤字,奥巴马政府要动真格了吗?
    按照奥巴马的提议,联邦政府雇员今后两年维持现有工资水平,不享受加薪待遇。这项提议涵盖所有联邦政府文职雇员,包括国防部雇员,但军职人员除外。对美国的“公务员”而言,绝对不是好消息。奥巴马在感恩节所收获的,不是感恩而是怨恨。不过,这也是无奈之举,财政赤字是美国历届政府的痼疾。经济繁荣时代,财政赤字不是问题;经济危机时代,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就成为美国政府的负担。据统计,在9月份结束的2010财年,联邦财赤近1.3万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8.9%。虽比上年度有所降低,但依然不堪重负。尤其在中期选举之后,控制众院的共和党将削减财赤当作主要目标,奥巴马政府也不得不调整财政扩张政策。
    当然,美国此举肯定会惹怒“公务员”和中产阶级,诱发激烈的民意反弹和政治博弈。而且,拿政府雇员开刀,所能缩减的财赤也是杯水车薪,仅具象征意义。不过,从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到习惯财赤的美国,纷纷削减财政赤字,充分说明危机时代各国都准备勒紧腰带过紧日子。
    中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经济增长较之美欧“风景这边独好“,但是中国也面临着通胀的极大压力。自7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CPI)飞速上扬,宏观经济运行出现偏差,传导至微观层面,导致弥漫性的物价上扬,导致市场风声鹤唳和民生焦虑。尤其对于社会弱势群体,带来了明显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中央祭出加强市场保障和价格稳定的组合拳,开出16个方面的药方。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定调,明年货币政策将由宽松回归稳健,财政政策维持积极。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确认和细化这一经济政策。
    明年中国财政政策维持积极,似乎和美国不同。不过,这里的积极有特殊性、导向性,积极中也有紧缩。所谓特殊性,指的是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有延后性,在建项目依然需要财政支持,这是财政政策的“被积极”;所谓指向性,是指中国财政收入连年增长,今年更有望达到8万亿元,舆论强烈呼吁反哺民生。因此,“十二五”开局之年,财政支出的重点是调结构(节能环保、促进内需、扶植新兴企业)和促民生(保障房工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尽管如此,有消息称明年财政赤字将比今年的10500亿元减少1500亿元,重回万亿元之内。
    调结构、促民生的财政投入一个都不能少,但庞大的行政成本支出则要大幅降下来。和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财政奉养人员,不仅指的是公务员,还有事业单位人员,而后者人员更多,高达3000万人。公务员工资阳光化改革已经启动,从阳光化的工资单分析,工资水平并不高;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也展开,但由于这部分群体在身份上存在着“参照公务员管理”、全额拨款、自收自支等复杂情况,工资改革进展缓慢,但减少财政补贴应是发展方向。
    最困惑的是“三公消费”(公款出国、公款招待、公车消费)。相比吃财政饭的群体,“三公消费”存在着潜规则、不透明和全覆盖的情景,被人称作“世界第一”不光彩,因为在美国欧日等发达国家,这是不可想象也不能原谅的。这部分开支,有多种版本,民间普遍流传的是“3个3000亿”。果如此,每年公共财政几乎在吃喝玩乐中浪费掉了。
    美国拿“公务员”的透明收入开刀以缩减财政赤字,是政治姿态也是政党博弈的结果,但是从中不难发现财政支出透明公开的法治理性和制度性精神。而这,恰恰是中国需要消化吸收并付诸实践的。其实,中国不需要像美国那样“为难”公务员,而亟需把“三公消费”的账单曝晒于阳光之下,通过制度约束堵住这个无底洞,用不着削减财赤,就能节省数千亿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