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屁股与和稀泥难以中和网络丛林法则
(2010-11-23 08:07:07)
工业和信息化部昨日发出关于批评奇虎和腾讯的通报,责令两公司在通报发布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道歉,妥善做好用户善后处理事宜。通报同时责令两公司停止互相攻击,确保相关软件兼容和正常使用,加强沟通协商,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责令两公司从本次事件中吸取教训,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杜绝类似行为再次发生。(11月22日《重庆晚报》)
一场掀动网络动荡的“3Q”乱战,在工信部各打几下屁股的调解下和解了。3Q还被责令向全社会公开道歉,似乎获胜的是网民,是社会公众。但是,稍微有些智商的人都明白,这样的和解或者说是权力指导下的“和谐”,有些另类有些无厘头更有些虚伪----“上帝”被两个家伙轮番绑架侮辱,只有“被选择”而无选择权。现在,连道歉都是“被接受”。这让网民们很受伤,更觉得“3Q”像极了工信部的两个逆子,内讧打架伤及无辜后,只是被老爸打了PP,给最受伤的网民们一个象征性的交代。
人们不会去读那两篇看上去很真诚的道歉书,“上帝”们晓得那是言不由衷的秀。3Q歉过了,兼容了,市场一笑泯了恩仇,但是留给网民们心底的伤痕犹在。因为不管是“3”还是“Q”,垄断的马甲儿还都披在身上,觊觎对方的利欲之心仍炽,丛林法则的凶险依然。搞不好什么时候,两个家伙甚至还有更多的家伙,注定还会在虚拟空间闹事,而且笃定以网民们作为博弈的棋子。
故而,工信部打了3Q的屁股,不是从根子上解决了问题,而是充当了和事佬,把葫芦生生地按到了水里。而在葫芦里,压抑着3Q按捺不住的垄断戾气和吃掉对方的野心,他们蛰伏于不可控的网络丛林中,伺机利用积攒的轻浮欲望,将葫芦爆裂,无节制地释放出无度竞争的瓢儿,挟持网民们展开更加紊乱的网络乱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经此3Q大战,网民们变得胆战心惊,怕屁股和稀泥的处理方式不仅无法让人心安,反而让人更加焦虑。弱肉抢食的网络丛林法则,只有经过法治的监管,才能奠定平等竞争的市场基础,公众的网络权利才能得以保全。很遗憾的是,3Q的见招拆招,多年来要么是采取潜规则的挖墙脚,要么是明打明的拳脚相加,要么是把网友当炮灰。双方无论冷战、热战、阴谋战还是挟持网友,马化腾和周鸿祎几乎都堵死了法律解决的理性途径,而是寻求行政解决。按照他们的话说,法治途径费时费力,不如官判来得容易。
而这,正是人们所最为悲戚的。传统社会,中国残存着人治时代的流弊,思维上缺乏法治程序和实体正义的理念,行为上恪重权力的裁决。网络时代,人们还以民本意识的苏醒和多元社会的形成而自豪,以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络新人类,就能通过信息化的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涵养成为公民社会。3Q的乱战和依傍权力下指导棋的市场化运营模式,让人不再乐观。两个网络的巨无霸,凝聚着数亿的网民,本应成为营造网络时代新型生活方式的典范,为公民社会提供信息化的平台。一场乱战,不仅将其打回疏离法治的市场原形,也榨出了行政至上的亲官远民的本性。这种本性从虚拟世界溢出到现实世界,很自然地和官僚资本合流,若隐若现地呈现出垄断倨傲的意味来。
人们忍受现实世界的垄断行业久矣,愤慨其垄断带来的不公。现在人们发现,网络世界的丛林法则,带来亿万网民的同样是无奈和不公。和现实世界不同的是,前者带来的是社会分配的不公,后者昭示的是对公民生活方式的侵凌。
人们期冀,尚未被人治积习污染的网络时空,能够沿袭法治的轨道去依法经营,并善待用户。权力不要过于热切地直接干预网络世界,而是通过法治规范去调节之。人们更期冀,网络监管的执行力能够像美欧约束微软那样,只要稍有垄断苗头,就坚决地予以控制。市场经济,亟需的是规则下的竞争,结果也许残酷但公正理性;弱肉抢食的丛林法则,则只有残酷没有公正。
23日时代商报、东方早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