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状元秀变商业秀是功利文化之耻

(2010-06-27 08:50:24)
标签:

杂谈


    今年5月,高考前夕,一款名为贴身侍卫的学习短裤在市场上备受争议,原因是内裤包装盒上印的不是什么大牌明星,而是五个2009年各地的高考状元,更雷人的是买这款内裤还会附送一本由状元们的经验汇总而成的所谓夺冠秘籍,黑白印刷本,约一万多字,据说全部由状元们撰写。(6月25日《央视网》)
    随着2010年高考分数的公布,高考“状元秀”又开始在各地粉墨登场----或公布本地的高考状元,让其名震家乡;或召集状元们集体采访,传授高考经验;或高大高校抛出各类优惠的条件诱惑掐尖;商家更是不甘落后,退出状元餐、状元产品......可以说,经历十年寒窗苦的幸运儿,一朝金榜题名,则成为政府、媒体、学校、商家和家庭追捧的宠儿。适度的祝贺、关爱和宣传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变成潮涌式的不当溺爱,甚至把“状元秀”变成为有利可图的“商业秀”,高考文化的正面意义则流失殆尽,功利浮躁的文化之耻就会弥漫在这个炎热的季节。
    事实上已经出现了令人耻辱的功利文化的苗头。高考前夕,市场上就出现了一款名为贴身侍卫的学习短裤。内裤包装盒上印的不是什么大牌明星,而是五个2009年各地的高考状元。商家虽然没有明说这些内裤和高考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由于包装盒上印有5位状元的形象,还附赠所谓的高考秘笈。诱导消费者的言外之意可谓昭然若揭:穿上这样的内裤,就能成为高考状元。
    虽然这样赤裸裸的商品已经下架,但是消费高考状元的商品竞赛并未停歇,也不可能停歇。出版商、健康品商、餐馆、商店等等都会赶趟“状元秀”大赚一笔。凭借高考赚钱并不可耻,但是把“状元们”当成代言人,就不那么光彩。全国中小学生,加起来近1.8亿。“状元”们代言的产品,对亿万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所起的消费诱惑作用该是多么大。关键是,赶趟儿的“商品秀”,炒作的就是状元的概念,激发的就是人们最不理性的盲目消费观,再加上夸大其辞的营销语言,结果自然是商家们赚的盆丰钵满,代言的“状元”们不仅成为被商家利用的摇钱树,更充当了假冒伪劣商品的帮凶。
    近年来,成年明星们因为代言虚假广告而名誉到底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一个初出校门、还未成年或刚刚成年的青涩高中生,因为成为状元而成为商家利用的虚假代言者,看似表面风光,实则上中了商家的陷阱,将赔上一生的信用和道德亏损。这笔账算下来,“状元”们其实是亏大了。这样看来,中招的“状元”们不啻高分低能的讽刺标本。
    即使是作为好商品的代言者,“状元秀”也不宜成为“商业秀”。心智并未成熟的高中毕业生,被成人世界这么一忽悠,等于将他们十几年所受的品德教育完全格式化,而固化为浅薄功利的思维模式:原来人是可以一夜成就功名利禄的。一旦有了这样急功近利而又图慕虚名的意识,这对“状元”们未来的人生之路又有何益?事实已经证明,那些曾被商家绑架的“状元秀”主角们,一旦走进大学校园,往往从身心和情志等诸多方面水土不服。高考状元的光环所带来的虚名功利,反而成为学子们沉重的负担。
    市场经济讲求利润至上,但追求利润应该取之有道。依靠规则机制,进行合法有序的市场竞争,赚得越多越有本身。但是不讲规则或打规则的擦边球,发酵“状元秀”,操弄“功利秀”,就显得社会浮躁和商家不择手段。
   
   

6月26日羊城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