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一些医生反映深圳市社保局"钓鱼执法"。执法方式大多为,假扮患者引导医生看病,并以不核对医保卡为由对医生进行处罚。目前已有部分医生因遭到"钓鱼"执法而被辞退。针对医生们的质疑,社保局不愿做正面回应。(11月16日《齐鲁晚报》)
钓鱼执法真疯狂。上海的“吊钩”刚刚被曝光,深圳社保人员又故技重施,此类违规执法行为之所以难以禁绝,看来必须深挖原因。就上海的“钓鱼执法”而言,是基于某些执法单位的利欲冲动,因为通过“钓鱼执法”,可以对上钩者进行行政处罚。而罚款除了部分上缴国库,其他的则由执法单位和“吊钩”瓜而分之。从深圳社保执法人员的钓鱼执法看,则是典型的暗访式诱惑执法,说到底是懒政思维在作怪。
上述两种钓鱼执法,执法品质的恶劣或有程度上的差异和民意评价上的不同,但本质上都是违法的,是不能原谅的行为。如果真要分割高低彼此,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值得一提的是,执法部门为利而钓鱼执法的,因为管理相对人往往是弱势的个体,往往更能激发起公众的同情。执法者的行为更容易引起民意的愤慨,此类的钓鱼执法行为更容易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和得以查处和纠正。譬如孙中界的断指抗议,很快就让钓鱼执法者陷入了从官到媒到民间的一边倒舆论挞伐中。但是像深圳社保执法人员的钓鱼执法行为,却往往让人忽略。一方面,医院确实存在着不核对医保卡乱诊治的乱象;另一方面,医院的社会评价不高,很高引起社会公众的同情。更重要的是,此类钓鱼执法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因为这多少有些像执法部门进行的暗访和私察。而后者,往往被公众和媒体视作高效执法的模式。
也正因为如此,深圳社保局的反应相当谨慎,暂时不愿做正面回应。而从舆论的反应看,较之上海的钓鱼执法也平静许多。不过,正如笔者前述,如此钓鱼执法同样恶劣而不能姑息。越是隐蔽的钓鱼执法,越是看上去似是而非的钓鱼执法,其对社会的危害性越大。如果任由其行,将会鼓励更多的执法者效仿,这将从本质上损害公开透明的执法程序,使行政执法变成了暗查私访偷拍和欺骗的违规行为。阴影下的执法效率再高,也无法坦露在阳光之下,从而异化为以错纠错以暴易暴的治理方式。而这,只能是人治语境下的一种投机取巧和懒政思维,而和法治社会难以兼容。
如果说这种懒政式的钓鱼执法还有些正面意义的话,那就是为那些热衷私访暗查式的执法行为和行动敲响了警钟。客观地说,和上海钓鱼执法中赤裸裸地牟利不同,深圳社保钓鱼执法或多或少是受到了近年来一再出现的暗访式执法的影响。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或许都没有意识到这种执法的危害性,甚至会认为这是一招通用而又有效的执法高招。而这,才恰恰是行政执法最普遍最让人担忧的短板----重实体而轻程序。
因此,对于深圳社保人员的钓鱼执法,是不可以轻而忽之的。除了对钓鱼执法的具体行政人员依法处理外,还要一点带面,警示整个的执法系统,改变执法思维,纠偏惯性的执法模式,严格依法行政,确保程序和实体的双重正义。那种忽略执法常态化,习惯以旁门左道的执法运动或私访暗查的方式追求执法“高效”的懒政思维,确实应该摒弃掉了。
执法单位执的是法的公器,护的是民的权利;如果牟利以私,擅权以懒,沆瀣的是法,凌虐的是公民,沉沦的是自己。
本文刊于11月17日时代商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