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布莱尔能否成为“欧盟总统”?
(2009-10-10 21:17:10)
爱尔兰全民公决以67%的比率通过《里斯本条约》,预示着欧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中重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机。一旦欧盟超越零打碎敲实现政治一体化,任职两年半的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俨然就是“欧盟总统”。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被法国总统萨科奇属意推崇,加之布莱尔影响力巨大,和美国关系良好,又有在中东促使斡旋的经验,布莱尔真能成为“欧盟总统”吗?
事实上,舆论推出布莱尔,似乎有些操之过急。尽管爱尔兰全民公决通过了《里斯本条约》,但并非万事大吉。还有波兰、捷克这两个新欧盟国家的总统尚未签署两国议会批准的条约。尤其捷克,该国总统克劳斯认为《里斯本条约》有损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体性,而且该国的一些参议员也宣称《里斯本条约》和捷克宪法相违背,并要求宪法法院裁决。可见,在宪法法院裁决前,捷克总统不会签署这一条约。更为讽刺的是,即使是在爱尔兰,也是经济危机逼迫的结果。爱尔兰街头标语----“里斯本条约意味着经济复苏”足以说明了一切。
这意味着,爱尔兰通过了,还有波兰和捷克,波兰捷克通过了,欧盟一体化也是妥协的结果,作为一个坚强有力的大一统的行政架构主题的内涵也打了折扣。在此语境下,即使布莱尔能够成为“欧盟总统”,其权力也是象征性的,不过是虚位总统。这样的一个象征性代表,很难在世界上发出统一的欧洲的声音,却极有可能陷入调停内部不同声音和矛盾的困窘中。客观而言,布莱尔真能履职的话,其身份也更像是联合国的秘书长,而且是缩小版的。这样的“欧盟总统”,和欧洲一体化的理想主义差之远矣,而且也未必符合布莱尔一展宏图的雄心抱负。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布莱尔还面临着以下的困扰。一是德国的态度,虽然英法德号称欧洲“三剑客”,但欧盟的基石却是法德两国。传统上,英国和美国关系亲密,英国更想成为大西洋两岸美欧之间的纽带而维持自己的大国地位,而不想在欧洲成为法德之后的“老三”。正因为如此,英国坚守英镑底线,而没有融入欧元区。布莱尔紧随布什的伊拉克政策,更导致了以法德为首的老欧洲和美英的疏离。所以,默克尔总理基于国内民意并不认可布莱尔成为“欧盟总统”,而希望这一职务的人选由欧元区的人士担任。虽然,默克尔成功连任,短期内不必担忧本国民意掣肘,但对布莱尔担任“欧盟总统”尚未公开表态。所以,德国的态度也决定了布莱尔能否成为第一任“欧盟总统”。
更为讽刺的是,强烈反对布莱尔成为“欧盟总统”的,来自英国本土。日前,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隆宣称,一旦他成为英国首相,将对《里斯本条约》进行全民公决。而且,卡梅隆已和捷克总统克劳斯互通款曲,强调对《里斯本条约》采取拖延战略进行杯葛。
由于现任英国首相布朗民意支持率维持较低水平,不断为政坛丑闻所困扰,并不排除卡梅隆在明年议会选举中获胜。一旦其成为英国首相,布莱尔要想成为“欧盟总统”,将会变得更为艰难。因为保守党的卡梅隆根本就不希望工党的布莱尔担任“欧盟总统”。
本文刊于10月10日南洋商报专栏http://beta.nanyang.com/NewsCenter/articleDetail.asp?type=N&ID=91530&SID=29&CID=1033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