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延长假期不是刺激消费的兴奋剂

(2009-01-04 06:27:08)
标签:

杂谈

    元旦假期进入第二天,记者采访发现,经济不景气让不少商家渴望假期更长些以刺激消费,市民则希望春节前有个更长的假期,去外地好好玩一玩。(1月3日《信息时报》)
    元旦假期,连同周末加起来不过3天,就是一个大周末而已。在这短短3天,商家促销活动带动的假日消费确实有限。但也必须指出,元旦假期消费疲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所致。此外,春节消费还没有启动,因此新年伊始的消费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不应期”。还有就是,春运已经悄然启动,作为春运主力军的亿万农民工开始了返乡潮,这些人从发达城市的集体撤离,也造成了元旦消费力的降低。
    所以,市场自有其波动起伏的规律,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受节气时令的影响,内需消费不可能一直处于旺季。商家期冀市场旺销的愿望是好的,但不太现实。当然,全球经济不景气的阴霾已经笼罩全球各地,中国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在此市场语境下,一方面是就业形势不好,失业率加大,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心理处于紧缩消费的状态。主客观的因素汇聚在一起,归集到一点,就是收入减少,不敢消费。
    大环境若此,靠延长假期刺激消费似乎是开错了药方。延长假期不仅无益于激活消费市场,反而带来更为幽暗焦灼的市场心理。就业率降低已使一部分工薪阶层陷入失业赋闲状态,而企业遣散员工的婉转说词就是“放假”,而且是“放长假”。所以,对很多人而言,此时最怕的就是“放假”,因为意味着被“炒鱿鱼”。若此时再延长法定假日,“假日”就不再是提供给民众的休闲权利惠政,而很容易让赋闲的人们触景生情,备感现实生活的感伤。
    事实上,今年元月,全部加起来有14天的法定假期,是名副其实的“休假月”。如果按照商家假日越多消费越旺的说法,这个月的市场走向应该很好才是。可是,在元旦假期,商家们的市场愿景却变得及其失落,恰恰说明假期并非刺激消费的兴奋剂。制约消费的症结其实所有人都明白,那就是经济不景气带来的收入降低。没有钱,哪来的消费?以往“黄金周”带来的购销两个市场的兴旺,长假期只不过是给消费市场提供了载体而已,拉动消费的核心要素是消费者日渐增长的收入和没有后顾之忧的市场信心。缺少了钱和信心,再长的假期也没有用。商家将市场愿景寄予长假之上,是不合时宜的市场错觉。
    盲目夸大假日经济的作用,在当前的市场语境下有害无益。中国消费市场的疲软,患上的是全球经济危机的传染病。疗治这个市场疾患,关键是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全民财产性收入,这才是治本之举。而这,绝非一蹴而就即可实现,既要看国家宏大内需计划的实现情况,也要观照国际市场的景气指数。总之,没有经过金融危机考验的国人要有过苦日子的心理准备。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人多嘴杂,有病乱投医,就像商家那样胡乱开出延长假日刺激消费的药方。这既是对市场的误导,也迷惑了公众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