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管与狗不得入内的现实反讽

(2008-08-27 04:26:08)
标签:

杂谈


   “市容和狗不得入内。”近日,南京一家卤菜店居然在门口张贴了这样的标语。卤菜店老板表示:“要不是城管做过头,我也不会这样。”(8月26日《现代快报》)
    要不是看到照片,没有人想到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透析这起事件的起因或者内幕,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卤菜店老板张贴侮辱场馆标语的原因是“城管做过头”,城管给出的解释则是“店家违规装灯箱予以暂扣。”“公婆”皆言有理,到底是谁的过失?
    事实上,纠缠谁对谁错已不重要。这一具有娱乐恶搞的公共事件虽属特例,但是却折射出覆盖城管职业特点的现实反讽意义。近年来,个体工商业者和城管之间的龌龊不断,甚至发生人员死伤的恶性事件。而在多次的民意调查中,城市管理在公众中的公信度也很低。这说明,活跃于城市街头的城市管理队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执法随意性。
    这种随意性源于执法者对管理相对人的漠视。这里的管理相对人是城市阶层的最弱势群体,他们要么是城市里的下岗物业者,要么是从农村到城市谋生者,以个体经营的摊点作为谋生手段。他们在城市的现实生态是人口自由流动的社会大环境所致,不得已蹩居于城市边缘。他们固然存在着证照不全、挤占城市街道、影响城市市容等情况,但其经营也方便了城市居民生活。所以,对这部分群体的管理,应以理性和人性的执法途径疏导其合法经营,最大限度地让其在固定的场所,适宜的环境进行市场活动。
    遗憾的是,城管执法只考虑到了执法的刚性,忽略了摊贩们生存的柔性。以僵化的法律条文采取武断的驱赶、暂扣和没收(经营设施)的方式,断了小摊贩们的饭碗和谋生手段。这还不算,有些城市执法管理在思维中有轻视小摊贩的心理,将这些弱势群体视作刍狗,作风蛮横,暴力执法,甚至向生活艰难的小摊贩们进行权力寻租。久之,自然引发摊贩们和城管们的矛盾对立,甚至是生死对决。更重要的是,这种矛盾也延及城市居民,一方面驱赶摊贩的执法行为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另一方面基于对弱者的同情也将怨气挥洒到城管身上。
    在这种社会舆论下,城管的形象已被恶质固化。一旦出现和管理相对人的摩擦和冲突,城管必然是公众批评甚至是嘲讽的对象。对城管而言,或许觉得极端无奈,更会觉得无限委屈。但归根结底,这种尴尬或者社会代价是由城管执法失范所致,需要自我省思,怨天尤人不得。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固然难逃管理不当之责,但终究还是具体的管理者。造成城管和管理相对人矛盾的深层原因还在于城市决策者的政策设计和导向。如果说城市决策者实行人性化、开放化和包容性的人文政策,这样的城市决策者也会给予小摊贩们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外来务工者和城市底层群体就能在城市实现安居。如果城市决策者对外来工务工者的生存环境漠然置之,这些弱势群体自然会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寻求谋生手段,导致市容环境紊乱。此时,若城市决策者又喜好面子工程,追求环境上的干净划一,必然导致管理者和小摊贩们的直面冲突。
    小摊小贩们能够贴出“市容和狗不得入内”侮辱性标语,而城管又没有采取极端报复的措施,已是城市管理的进步。弱势群体能对强势的执法者呛声,无谓表达,这种反讽已经见证了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