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潇湘晨报、新快报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目前,由于电煤供应不足,全国电力缺口达6963万千瓦,已经有13个省级电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电监会要求各单位做好春节及两会期间的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电力供应万无一失。(1月23日《人民日报》)
以往,只闻夏季拉闸限电,现时隆冬季节却有13省市电网告急。全国电网“冬夏双峰”的警讯已经拉响。
据来自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日耗电煤维持在210万吨左右。现有电煤库存不过1773万吨,因而库存电煤仅够维持7天左右。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有关方面给出的原因是华东华中地区普降大雪,导致用电激增;此外就是电煤供应不足,市场缺口较大。表面看去,果然如此。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据最新统计数字,2007年全国原煤产量25.23亿吨,可满足全国日均消费684万吨以上,是全国日耗电煤的3倍以上。这意味着,只要统筹得当,电煤市场并不匮乏。此外,华东华中地区在冬季遭遇风雪恶劣天气也并非今年才有,何以今年13省市电网告急?
笔者以为,电煤库存减少是市场统筹失当所致;至于恶劣天气所致的用电高峰临界,则是有关方面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带来。电煤供应,电网供电,既攸关工农业生产,又直接影响公共民生。因而在市场表现上是全国串通无阻的大流通局面。事实上,煤炭生产、电网建设和供应也都处于全国统一掌控之下。遗憾的是,市场中总有梗阻因素存在,一是煤炭运输中长期存在的运力运能不足问题。煤炭运输,铁路运输是主渠道,我国主要产煤区主要存在于北方省份,如山西、内蒙等省区。而用电大户却又集中于华东华中地区。长期以来就存在着有煤运不出去的交通困局。二是煤炭市场存在秋季储煤抢食的混乱局面。进入秋季,煤炭市场面临着供电用煤和供暖用煤的市场厮杀。煤炭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而2007年下半年发电企业则面临着电煤涨价10%的市场窘境,吨煤涨幅在60-100元之间,全国发电企业将遭遇420亿元的新增成本。“市场煤”和“计划电”的倒挂使发电企业库等“煤电联动”而丧失发电积极性,从而在储备煤炭上存在着等和靠的思维,导致储煤不足。三是由于电厂、电网效益分开,厂、网利润两极分化,使发电企业成为被电网和煤炭企业夹逼的“三明治”。
目前,在煤炭企业、电厂和电网之间的利益棋盘上,管理部门并无有效的可行之策。而且,国家电网又有南北之分,因此协调起来更为复杂。可以预见,目前只有采取行政命令式的调控才可解决春节前后的用电紧张局面。无非是采取加大电煤运输,开足发电企业生产能力的应急手段以暂解燃眉之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发挥公共执行力的调控作用,确保媒、电、网、路的利益平衡和运转通常是个复杂课题。
现实的另一问题是,民生还担忧“拉闸限电”所产生的骨牌负面效应。譬如来自煤炭运销协会的消息就称,因为产煤大省山西进行全面的安全整顿导致煤供严重匮乏。这里隐含着让人不安的弦外之音,似乎将责任推到了煤炭安全生产整顿上。此外,这也将激发一些被整顿小煤矿顶风作案的市场逐利意识,重蹈“血煤”覆辙。刚刚发生的临汾市汾西县“1.20”瓦斯爆炸事故就以血的教训表明,任何借口和理由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都苍白无力。还有就是煤港秦皇岛的中间商已经开始囤积煤炭,赚取发电紧张的利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是市场放任还是出手严打,值得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