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预计今年炼油板块继续亏损以及数十万吨的成品油亏损进口,中国石化(600028)和中国石油(601857)有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在向政府汇报政策性亏损的实际情况。(12月13日《中国证券报》)
中石化之前就宣布,进入第三季度,该公司一改上半年盈利格局,第三季度亏损52.78亿元。两石油巨头准备向国家回报政策性亏损,申请国家补贴。可是公众依然不解,以中石油为例,半年净赚818亿元,员工薪酬增加32%(见8月24日《京华时报),被公认为亚洲最赚钱的企业。更重要的是,根据最新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相关要求,预计今年财政部征收的红利总量将超过500亿元,其中大部分支出将用以补充社保。其中两大石油巨头因为属于资源类国企,上交国家红利的比例为10%。
由于两石油巨头“哭穷”和国家向国企提取红利的时机耦合,很容易让人想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句俗话。确实,两石油巨头有钱的时候忙着给自己的员工涨工资,是以利润自肥;亏损的时候向国家伸手,由国家补足亏空,承担市场风险。两石油巨头真的就像是哭着要奶吃的坏小孩。
两石油巨头之所以能够撒娇撒痴,是由其特殊身份所决定的。其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又重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还若即若离地保留着一定的行政级别,所以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利益群体。由于特殊,它们依然享受着拥有对公共资源的配置权,可是却在全民所有制的空壳下从不向国家提供经营收益,因而最大股东国资委的受益权事实上成为虚拟。这些企业是事实上的垄断企业,但又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
就以两巨头所谓的亏损为例,国家发改委据其所请已经提升成品油价格,可是各地依然出现油荒。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倒挂,出口成品油利润较高,导致成品油进出口失衡,使得利润流入两石油巨头的口袋而国内消费者却备尝市场短缺之憾。国家发改委三令五申要求两石油巨头开足马力,保障国内成品油供应。无论是炼油企业连轴转导致的成本攀升,抑或两石油巨头11月份加大成品油进口所带来的价格差亏损,说到底都是由于他们在前两个季度过度追求利润忽略社会责任的结果。
无论两巨头的身份多么特殊,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躺卧在国家襁褓里吸食体制奶水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而且,从逻辑关系上看,既然上半年两巨头大幅盈利的时候没有给付国家任何的收益,那么在亏损的时候也要自己独尝市场苦果。所以,现在不仅不是两巨头习惯性地上报政策性亏损,而是在自断寄生脐带的同时承担向国家缴纳红利的义务。公众再弱智,也晓得谁出钱谁受益的道理。国资委作为最大股东,还没有主张收益权利呢,两巨头反倒哭起穷来,这哪里符合做生意的游戏规则?
公众也是不好骗的。别忘了,两巨头还顶着全民所有制的大帽子,多年来挂羊头卖狗肉也就算了。但公众遭受油价连涨和油荒害人之殇后,也会质疑,这就是“我”也所有的企业?
所以,两巨头什么时候都可以撒娇,但在油荒油价成民生之困的时候不可,更不可在国家向其要收益弥补社保不足的时候撒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