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潇湘晨报》
据新华社8月7日电,从9月1日起,内地815家麦当劳餐厅的大部分员工将全面上调工资,涨幅在12%至56%不等,平均增长达30%。这是麦当劳进入内地市场17年以来首次大规模、大比例提高员工工资。
麦当劳不仅涨工资,而且还承诺不涨价。这是中国炎热夏季的一则清凉消息,滋润了被物价劲长而被紧蹙和疲惫的民生心灵。麦当劳落地中国已有时日,成为和中国快餐企业在统一市场博弈的平等主体。在中国快餐业价格高涨而员工工资补涨的市场生态下,麦当劳表现出反智的市场逆势行为。
是不按市场经济的规矩出牌,还是麦当劳的策略的经营方略?这个值得中国的经济学家去研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麦当劳即将在中国民众中形成一种效应,激荡起中国民生的阵阵涟漪。考察淳朴的民生感受,一个是收入增加,一个是物价降低。而在民生基础的坐标系里,衡量民生的生活要素无非是油盐酱醋茶等基本生活要素。数月以来,中国的CPI指数持续上升,近日又有经济学家预测年内将维持在4%之内。而中国基尼系数长期维持在45%左右。种种因素复合,形成了近来中国主妇们较之精英学者有着更为强烈的生活感受和对民生更多的现实思考。惭愧地说,我这个市场主义者也被感染,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观点。跟风式涨价的连锁效应,无论背后是否存在着垄断推动,都将严重损及中国不甚健全的市场机制。麦当劳的逆势而为,不仅彰显在居民的消费品领域并不存在着必须要涨价的趋势,还意味着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存在着提高员工工资的空间。
遗憾的是,在市场喧嚣的涨风势头前,本土企业并未表现出足够的市场理性和冷静。价格涨势甚至延烧到成品油和航空这类真正的垄断行业上。麦当劳的逆势而为,给市场留下了一个象征性的指向标。相较之下,国内企业跟风涨价的市场浮躁行为显得功利而幼稚。导致公众诘问:国内相关企业何不向麦当劳看齐?两相对比下,方显麦当劳的市场弄潮本色。
在国人过去过多纠缠于国外快餐的违规行为时,麦当劳以其不俗的表现验证了她不仅仅是一个跨国快餐的名号,还濡染了在成熟市场机制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和慑服于法治、道德的市场自律品质。这种综合素养使其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会盲从于市场逐利的短期行为而跟风,而在于永固市场根基而涵养人心。
追逐利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永恒的目标,降低成本和价格高企也是实现资本增值的手段,但市场经济毕竟不是抽象的经济数字叠加,必须靠有序的社会基础去实现。俘获人心才能占领市场,这才是最高明的市场策略布局。
麦当劳深知,目前中国市场销售已占麦当劳全球的2%,中国已成为亚太、中东市场中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市场。如果说麦当劳此前吸引的只是喜欢美式快餐的青少年的话,麦当劳逆势而为的“涨工资不涨价”行为则打动了更多中国人的心:一是造成年轻人羡慕麦当劳的员工从而为麦当劳提供了不竭优秀员工的人才储备优势;二是吸引了被连番涨价困扰着的主妇们的心,潜在地增加了麦当劳的消费群体。
麦当劳为中国企业上了一堂精彩的市场课,既有资本操作,也有社会责任...如何消化,这是中国企业需要深思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