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解女大学生傍大款的物欲心结

(2007-07-11 08:35:18)

    吉林省妇联对吉林大学等共计五所高等院校的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90%的女大学生认为“在校谈恋爱是大学生心理、生理的正常需要”,而有21.2%的人认为傍大款“很正常”。专家表示正是社会不良风气侵蚀造成了部分女大学生在道德认知方面出现偏离。(7月11日《西部商报》)
    女大学生作为国家储备人才的一部分,道德无暇、积极向上、感恩父母、报效国家才吻合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要求。吉林大学生有两成多的女生认为傍大款“很正常”。实质上曝露了这部分女生道德认知方面的模糊,是对社会价值体系的自我反动,从而形成一种畸变的物(情)欲交易。大款慕求的是女大学生的年华和才色以及可附风雅的虚荣附加值,女大学生所需的则是大款的金钱所凝聚的物欲奢华。这是欲望的交易,也是自贬道德认知后的一拍即合。客观而言,庞大款偏离了社会道德的底线,有时甚至是对法定婚姻的滋扰和侵蚀。    如果仅仅对这部分女大学生们进行道德谴责而不去探求女大学生形成物欲心结的历程,不仅武断而且有卫道洁癖之嫌,并不容易破解这一畸形心结。事实上,任何主观的个性诉求,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客观原因。市场经济以降,平均主义的财富观被经济大潮击得粉碎。在个性张扬、社会多元、私权平等的社会意识启蒙下,物质财富上的不平等分配却与之形成了直面交锋的落差和矛盾。在思想多元和物质两级的激荡中,如果高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跟不上去或者差强人意,金钱至上、享乐意识、不劳而获、寄生观念等会裹挟成洪流性的诱惑,冲垮女大学生的道德心防,堂而皇之地将理想信念这样的道德观念彻底覆盖,使物欲寄生的种子获得萌芽机会。所以,社会阶层以财富为主流标杆引发的激荡分化,使女大学生成为感受社会风气最为敏感的特殊群体。从吉林省妇联所作的调查不难看出,这两成多认为“傍大款”正常的女生中大都是因为耳濡目染新富者阶层奢华物欲的诱惑之后而心存此想的。因此,社会风气的污染,是女大学生滋生傍大款心结的深层主因。
    此外,大学生们在校期间还普遍面临着学习压力重、学费高企以及就业艰难的普遍性心理困扰。调查显示,73%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有点压力,通过自我调节可以保持良好心态”。15.6%的人认为“无聊”, 11%的人“郁闷”,2.9%的人“烦躁”。也就是说,心理压力是女生们的普遍心态,而且极端心理占了27%左右。除此外,女生们在走出校门时还面临着就业歧视的最后打击。调查显示,72.4%的人认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排斥女大学生”。在多重的心理煎熬面前,心理脆弱者只能选择消极、逃避、极端等不符社会伦理常态的方式进行发泄式调适。相较于因为心理压力超负荷而致的校园暴力、自杀等极端行为,女生傍大款也是一种自暴自弃式的发泄。    
    综上,女生傍大款心结是主客观双重因素所致。破解女大学生傍大款的物欲心结,最佳的办法是采取潜移默化的置换方式——即通过社会和谐环境的构建,如提升社会关怀度、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保证大学生有满意的就业愿景。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由和谐社会提供给大学生们五个层次的需要: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此情势下,女生们依傍的就是社会而非大款。这种由私到公的置换,其实也是和谐社会法治和道德正义的根本体现。此外,针对女大学生们苗头性的 道德认知模糊,及时挹注明心净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必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