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恐袭惊破白高敦权力美梦

(2007-07-06 10:02:48)
分类: 香港大公报文集

7月6日大公报

近日,英国挫败了数起汽车炸弹袭击事件。英国当局已将此事件视为恐怖袭击,并将国家安全级别提到最高等级。到目前为止,警方已逮捕多名嫌疑人。这次的恐怖袭击发生的时机十分巧合:一是白高敦甫任英国首相,二是英国伦敦「7.7爆炸案」两周年纪念日眼看就要到了,三是被国际恐怖分子视为敌人的前首相贝理雅刚刚履新为中东特使。难怪有媒体以嘲弄的口吻认为这是恐怖组织给白高敦的「献礼」。其实,这更象是恐怖组织给白高敦政府敲响了警钟 ── 十年磨一剑,白高敦才登上首相宝座。爆炸声使其从权力幻想中回到残酷现实。

恐袭紧随英美

「9.11事件」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际反恐战线虽然充满了正义的色彩,但由于美国连番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使得西方文明同伊斯兰文明间的冲突扩大。英国由于追随美国,贝理雅铁心与布什绑在同一战车之上。另一方面,国际恐怖组织以基地组织为核心,逐渐分散扩大到伊拉克、欧洲和东南亚等地,造成了印尼巴厘岛、泰国、中东、印度、欧洲和俄罗斯连锁性的恐怖袭击。从2005年至今,英国已经经历了地铁爆炸,航空恐袭和汽车炸弹三次恐袭惊魂。虽然后两次恐怖组织没有得逞,但英国的恐袭绝不会停歇,因为这是英国战略取向所致的宿命。

英国在伊拉克的驻军还有5000人,这意味著贝理雅支持美国人的影响还在。白高敦政府虽然在外交上和贝理雅不同,也深知英国民众期望「子弟兵」返回英伦三岛。但他在短期内不可能斩断同布什政府的联系,否则美英之间的外交关系就会发生质变。这不符合英国的利益,英国二战以来的外交思路一直是秉承追随美国来彰显自己在欧洲和在世界的大国地位的。所以,只要白高敦承继贝理雅留下的「伊拉克政治副遗产」,英国就时刻面临著恐怖组织的威胁。雪上加霜的是,被伊斯兰界视为敌人的拉什迪在英国封爵也有可能激起了极端伊斯兰分子向英国示威的可能。

英新政府捉襟见肘

恐袭发生之后,白高敦表达了严厉谴责恐怖袭击的讲话并表示绝不屈服。但问题在于,欧盟开放的边界,相对自由的伊斯兰移民,使欧洲成为一个不设防的地区。虽然英伦三岛在欧洲之外,但依然会防不胜防。尤让白高敦政府难堪的是,本次汽车炸弹袭击带有明显的巴格达街头袭击的色彩,一旦恐袭实施,后果不堪设想。讽刺的是,主流媒体都把幕后黑手猜测为「基地」组织,但是否「基地」组织所为,英国政府并不能确定。而且,恐袭者似乎也聪明许多,不再第一时间宣布「负责」,更造成了英国政府和民众的恐慌。而这,对于新接受政府权力的白高敦而言,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白高敦不苟言笑和善于内政的政治家形象,对处理类似的事件并不是太擅长。

难堪的是,在当前的形势下,白高敦无法给英国人一个满意的安全承诺。白高敦若无法摆脱伊拉克战争的阴霾,他的一世英名未必会好过贝理雅。这才是恐袭给予白高敦的棒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