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晚报/每日新报:给沙尘暴翻案凸显空洞理性

(2007-03-15 17:25:52)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所谓制止沙尘暴,实际是违反科学规律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一语惊人,“沙尘暴给人类造成损失的同时,也有其正面效应,说到底,没有沙尘暴就没有中国,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3月14日《人民日报》)
    从前些年社会舆论对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集体声讨到今年秦大河先生的一语惊人,俨然是给沙尘暴翻案。单纯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分析,两者并无根本性冲突。因为批评沙尘暴者,言论的指向点并非针对沙尘暴本身,乃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人类主观利益行为的诟病,如滥垦土地,滥伐草木,如大量攫取和耗费水资源等等无节制向大自然索取的行为。其出发点还是要告诫人类客观以对大自然,顺然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秦大河的言论则是以历史上沙尘暴存在的数百万年的时空久远性和对中国黄土文明形成的必然性而做出应然的逻辑推断。究其根本,依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但同一现象引发截然对立的言论,这说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极端的边际理性。但对现实的公众而言,最不需要的也恰恰是极端的理论,哪怕它充满逻辑上的理性。就沙尘暴的存在而言,从宏观时空而言或有理,但是给沙尘暴翻案却会造成人在自然面前只有膜拜和顺从而不能抗争和努力的无所作为的宿命思想。若此思想融入公共管理决策,不仅会致消极的行政不作为,还会为某些利益团体无节制索取自然的失范行为推卸责任。众所周知,沙尘暴进入公众视野也就近10年的事情,而且华北东北的沙尘暴越来越频繁。甚至今年2月底新疆一列客车在吐鲁番境内遭遇特大沙尘暴,发生11节车厢被大风刮翻的惨剧。如此等等,这显然不合沙尘暴数百万年来一直存在的逻辑曲线。在将沙尘暴视为正常的坐标系中,除了时空的纵横对应,显然还有第三方因素的影响,即现代中国人对广大的中国北部草场的人为破坏所导致的土壤沙化。这才是国家出台“三北”大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主因。据悉,“两会”期间,就“三北”防护林工程提出议案和提案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达19人之多,他们来自“三北”地区的十一个省区,所提议案、提案也分别涉及“三北”工程各个区段的生态恶化重危地区。
    1比19!空洞的逻辑理性在现实主义的利益选择面前就显得幼稚可笑。因为肆虐中国的沙尘暴已经不是理想状态下的自然存在,而是混杂了太多错误的人类行为,从对异化为严重的人为自然灾害。此时再空谈沙尘暴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显然偏离了准星。错误的人类行为造成的沙尘暴必须用正确的人类行为去矫治,这才符合人类社会的理性。毕竟,人类不同于靠本能生存的动物,只能固守于自己的食物链条之上无奈接受自生自灭的悲戚宿命。
    透过沙尘暴的争论,其实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然不得要领。战胜自然的“人定胜天”既充满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浪漫主义豪情,也凸显了人类对自然无知的傲慢可笑。人类自然环境的恶化就是对这种无知的惩罚。随着禽流感、“非典”、疯牛病乃至东南亚海啸对人类的戕害,人类又开始对自然产生了恐惧和膜拜的另类极端情绪,使人类过度自怨自艾和对认识自然充满挫折感。
    只有回归中道,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边际理性为切入点,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得好:“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给沙尘暴翻案的时空解读,只是将我们引入了形而上的理论境界,是对自然界存在即合理的一家之言。只有深切自然,从沙尘暴和其他自然灾害中厘清那些是人为所致,哪些是自然界的不可避免,并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