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敬伟微博
张敬伟微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850
  • 关注人气:26,7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洋商报:中日关系走入新拐点(下)

(2006-05-17 13:08:33)
分类: 南洋商报文集
天窗亮话:中日关系走入新拐点(下) 2006/05/17 11:49:16
●宇文达
http://www.nanyang.com/images/w5b/dummy.gif

其二、中国扼日本“入常”之要害。05年日本经历了惨痛的“入常”噩梦,固执的小泉以为,只要有美国的支持,只要给予非洲足够的金元诱惑,“入常”之梦可手到擒来。殊不知缺乏中国支持的日本是无论如何加入不到“五常”俱乐部的。尴尬的是,美国在关键时刻并没有拉日本小伙计一把,而是最终从美国的利益角度出发放了日本鸽子。韩国坚决反对日本“入常”,中国手中则牢牢握有否决铁票。日本要“入常”,中国的信任是关键。

远亲不如近邻

其三、中国大市场的魔力。2005年以前,中日关系是“政冷经热”,2005年下半年,则是“政冷经冷”。经济上的冷并非体现在中日之间持续上升的贸易额,而是中国市场对日有意无意的冷落,如中日关系下滑导致日本在同德法等国招标京沪高速铁路的劣势等。日本虽然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但多年的发展停滞使得中国成为本区域新的经济引擎,即使日本经济也多靠中国拉动。

其四、中日之间有通畅的官方协商渠道。也就是在2005年,中日双方均意识到了化解分歧和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从而达成了中日战略对话的共识。五次战略对话涉及到历史、钓鱼岛主权、台海及东海油气争端,虽然双方立场相左,但最大公约数就是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两国争端,从而使中日关系维持在双方可控的空间内,避免了误判和擦枪走火。

其五、东亚区域整合为中日两国提供了合作舞台。东亚10+3已经成为稳固的体制性框架,若日本摈除亚洲老大的僵化思维和对中国的戒备,中日两国完全可以发挥类似法德在欧盟的支柱性作用。东亚整合潮流汹涌,这给中日两国消除歧见合作共赢带来了机遇。乐观的是,日前中日韩三国财长开始了拟议中的东亚共同货币的谈判,这无形中给紧张的中日韩日关系缓解了政治和历史上的压力。

归结为一点,中日关系的症结不过是历史问题和日本领导人的参拜靖国神社。稍有政治智慧和远见的政治家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岛国的狭隘,文化中的自虐因子掺杂上偏执的浪人精神,使得小泉成为一条路走到底的争议型政治家。东方文化中有家国一体的传承,小泉继任者不应忘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