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是日本的古都,京都保留着很多日本古老的民俗和历史遗迹,京都的祗园是日本著名的风情花月之场,就如同昔日南京的秦淮河一样,艺妓是祗园独特的一道景观。

祗园位于京都市郊的一个山坡上,园内绿树成荫,游人如织,到了京都不去逛祗园将是一大遗憾。
祗园的花见小路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街,街道环境清幽、规划整齐,绿树之中隐藏着一个饭店茶馆,这里是艺妓经常出入的地方。
花见小路的旁的餐馆茶社多为木石结构,很好的保持着日本古民居的样式。
艺妓闪亮登场,挽起的发髻,鲜艳的和服格外惹人注目。

京都祗园的艺妓在兴旺时期有上万人之多,如今只剩下一百多人,中午时分天气炎热出来活动的艺妓不多,据说华灯初上时大批艺妓在祗园活动招揽生意。
这老家伙居然叫了两个,年纪大的应该是老鸨吧。

艺妓兴旺于18世纪,从业者大多美艳柔情,服饰华丽,知书识礼,尤擅歌舞琴瑟,主业是陪客饮酒作乐。
艺妓一般从十四五岁开始培养诗琴书画,歌舞礼仪,到二十岁左右出道表演,艺妓一般卖艺不卖身。
退役的艺妓一般会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培养培养一名合格的艺伎投入很大,但一旦其出山成名,要价也是很高的,特别是年轻貌美的高级艺伎身价更高,一般人员不敢问津,这是巨商富贾﹑花花阔少的囊中物。﹑
艺妓在日本是个高雅的行业,从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艺妓从业期间必须保持清白之身,退役之后有些艺妓嫁给富翁阔少,有些年老色衰者当起了老鸨,当然也有一些沦为真正的妓女。
艺妓是京都民俗风情的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行业正走向衰落。
新时代的艺妓在保留古老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单反相机,苹果手机,时尚手袋也受到新一代艺妓的钟爱。
艺妓在日本走向衰落也是不争的事实,京都政府试图通过不同的手段保留这个传统的民族风情,至少这个行业能够给旅游业带来无尽的客源。
艺妓就如同我天朝的演艺界从业人员,大红大紫者财源滚滚,但走红的毕竟少数,大多数艺妓注定一生平凡,这也是艺妓从业者逐渐减少的原因之一吧。
京都祗园的八坂神社是日本著名的神社,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动叫袛园祭,与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称为日本的三大祭。

神社挂满了各式的灯笼,灯笼上写着赞助商的名字,挂灯笼的寓意是祈求平安发财。

小木屋大概是卖香烛之类的东西吧。
八坂神社旁边的石塔也是文物级的建筑,中间空的部位是蜡烛用的,这没有电的年代晚上照明靠它了。

祗园内的树上有很多乌鸦,乌鸦在日本是吉祥之物,在日本的文化中乌鸦是超度亡灵的使者。

祗园内环境绿化很不错。
在看完艺妓,拜过神仙后很多游客在树下休息,祗园更像是个大公园。

不断有游客从祗园走出,又不断有游人涌入,这个代表日本传统文化的风月之所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祗园是日本京都最具民俗风情的景点,大巴把一批批的游客运送到此。
就要结束祗园的游览了,日本人学习了不少外国的文化,包括我天朝的文化,日本人又在外国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日本通过自己的传统文化把大和民族凝聚在一起,这也是这个弹丸之地的岛国保持持续强盛的重要原因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