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并不大,寒山寺的出名得益于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文因寺传,寺因文名”于是张继的这首诗因为寒山寺而广为流传,而寒山寺也因为张继的这首诗而闻名遐迩。
寒山寺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于是寺名就改为了寒山寺。
传说寒山和拾得本是无话不谈的好友,寒山的家人给他定了一门亲事,没想到姑娘竟是拾得青梅竹马的女友,寒山知道后不忍夺朋友之爱,退亲又会影响姑娘的声誉,于是便出家当了和尚,拾得知道后不忍朋友独守孤灯便也出了家过来相陪,只是可怜了那位姑娘。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其实寒山和拾得在佛学、文学上的造诣都很深,他俩常一起吟诗作对,后人曾将他们的诗汇编成《寒山子集》三卷。
寒山寺的闻名还得益于一口大钟,这口钟高8.68米,重108吨,最大直径5.242米,钟上铸有著名的佛经《莲华经》,共70094个字,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名录。
唐朝张继那首名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为寒山寺带来了滚滚客源,这首诗也成了各朝各代文人骚客争相传阅的佳作。寒山寺设有碑廊专门供奉书法名家的《枫桥夜泊》的书法作品。
寒山寺还有一怪:寺门朝西开,寺门前加影壁墙,这在寺庙中是绝无仅有的。据说寒山寺寺门原来向东开,后来多次失火,风水先生看过后说风水不好,便把寺门开在西边。其实科学的解释应该是:苏州东部离海较近海风从东边刮来,起火时火借风势很难扑灭。而寒山寺的西边紧挨运河便于取水救火,加影壁墙又能阻挡风势。
寒山寺的庙门和其它寺庙一样也有石狮把门,妖魔鬼怪不敢进门。
寒山寺的香火很旺,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香客前来进香。
大雄宝殿外的香炉上挂满了红色的祈福红布条,看来生活中不如意的人还是很多。
大雄宝殿是寒山寺必不可少的建筑,寺内供奉的也是如来佛祖和十八罗汉。只是佛像背后供的不是观音而是寒山和拾得的画像。
晚唐时期汉白玉碑刻,该碑正背面及左右两侧,雕刻着翔实精美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
大雄宝殿的后面是藏经楼,藏经楼是收藏经书的地方,寒山拾得的文集《寒山子集》 就收藏在这里。
藏经楼共两层,一层是寒拾殿,殿中供奉着寒山和拾得的塑像。相传后来拾得东渡日本传教说法并建有拾得寺,看来日本的佛教源于中国。
寒拾殿回望大雄宝殿,门口正中是寒山和拾得的画像。
寒拾殿的后面是“普明塔院”,塔院前面是一个小巧玲珑的亭子,在亭子檐下,悬挂着一块长型匾额,上书“无上清凉”四个大字。
普明宝塔:
总高42.4米,是一座仿唐五级四面楼阁式方塔。原塔已经损毁,现在看到的宝塔是1996年重建。
这个怪物叫镇狮兽,比狮子还厉害的怪兽,塔身周围有这些神物守护可保宝塔安然无恙了。
塔身一侧的法堂,法堂本是和尚讲经说法的地方,现在里面成了卖书的地方。
这个六角形重檐亭阁就是寒山寺的钟楼,那浑厚的夜半钟声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现在白天也可以敲的,不过敲一下要五块钱,虽然如此,等候敲钟的人还是排成了长队。
钟楼旁边的回廊里还陈列着许多古钟,好多都是文物级藏品。
苏州不愧是园林城市,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假山等园林景观随处可见,连寒山寺也不例外。
飞檐翘壁,粉墙黛瓦的亭子是苏州园林必不可少的景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