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口苏公祠

(2011-04-15 18:56:33)
标签:

见闻

旅游

图片

我记录

休闲

文化

分类: 闽粤琼桂

    苏公祠位于海口五公祠东侧,是为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修建的。苏公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清顺治、乾隆、光绪年间曾多次重修,文革期间被捣毁,现在的苏公祠是近年来在原址重新修缮的。海口苏公祠
 

   苏公祠是一座园林式庭院,祠堂、绿树、鲜错落有致,溪涧曲径,泉水呆咚。
海口苏公祠

 

  苏公祠门前的石雕,看样子有些年头了。
海口苏公祠

 

   苏公祠内有几进院落,各个院落由错落有致,白墙绿瓦的围墙隔开。
海口苏公祠

 

  庭院内的鸡蛋花, 鸡蛋花夏季开花,清香优雅;可惜老叟没能赶上。
海口苏公祠

     苏公祠的主祠堂::“ 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联很有气势。

海口苏公祠


       苏公的塑像:苏轼从36岁起,就开始过贬谪的生活,最后病死于回京途中。这种流放生涯让苏轼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也把中原文化传递到全国各地。
海口苏公祠

  苏轼的牌位,旁边一个是苏轼的儿子苏过,另一个是在海南的得意门生羌唐佐。
海口苏公祠

 

   苏公祠内的两伏波祠为纪念西汉的路博德、东汉的马援两位伏波将军而建,是海南较早的古迹之一。

海口苏公祠

  观稼堂:是一座六角飞檐大亭,它为纪念苏东坡指凿双泉,造福桑梓乡里的丰功伟绩而建。“观稼”两字,寓意为:观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亩之意。该亭在明末清初时被毁,康熙四十三年(1704)琼州知府贾堂深感观稼亭对教化当地百姓黎民、思忆先贤丰功伟业有远深意义,便在旧址重建。
海口苏公祠

   泂酌亭:始建于北宋绍圣年间,因苏轼曾写下《泂酌亭诗并叙》而得名,现在里面陈列着苏东坡的诗作。

海口苏公祠

 

  这是东坡先生的墨迹,可以看出其在书法上也造诣蛮深。

海口苏公祠
  

 浮粟泉:苏东坡在五公祠留存遗迹及之一。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来琼时,曾教导当地百姓掘井之法,并亲自“指凿双泉”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由于泉水其味甘甜,水源旺盛,常冒小泡浮于水面很象粟米,故得名。浮粟泉历经近千年沧桑,从不枯渴,不论大旱或大涝水位都保持现状不变。传说取水之人只要在井旁用脚一跺,井底下如源源不断的冒出水泡,那么来年一定会财源滚滚,生活蒸蒸日上。
海口苏公祠

  东坡书院:当年苏东坡讲学之处,“大书法家赵孟頫为之题匾。书院几经变迁,至明初毁废,但遗迹尚存。

海口苏公祠

 

   琼园:民国四年(1915)扩建五公祠时增辟的一组园林古迹群。主要建筑有洗心轩与游仙洞。琼园两两字取:“南溟奇甸,琼台胜境”之意。
海口苏公祠

  洗心轩: 建于民国四年,据说当时琼州道尹朱为潮修建琼园时,在如何规划上拿不定主意,喝了浮粟泉的水后思路豁然开朗便修了此亭名之曰:洗心轩。
海口苏公祠

  游仙洞: 用海南火山岩垒砌而成的人工假山,也是民国四年朱为潮所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湖春色
后一篇:海口海滨掠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