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叫做《在希望的田野上》,老叟的故乡也在那希望的田野上。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好象专门为老叟所写。老叟青年时离家外出求学,工作至今已近二十载,其间全国各地流离颠沛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如匆匆过客只做短暂停留,今年暑假为让儿子到农村去体验生活,特地忙里偷闲在老家小住几日并抽空到田野里转上一番。

如今的农村虽然大部分的青壮年到城市里务工,但田野里依旧是生机勃勃,花生地,玉米田里有白杨树站岗。

玉米有芝麻相伴,农作物的种植很有讲究,搭配不当会影响产量的。

河边的荒地上种上了白杨树,白杨树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

荒坡上的香芋,看这茎杆就知道这玩意应该是耐旱的。

记忆中的这个鱼塘是种有荷花的,现在有点荒芜了。

这块荒地上也种上了作物,周边的荒草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荒地。

这里本是大豆的主产区,由于近年来美国大豆对我国的冲击,现在都该种玉米了。大豆的种植需要连片大面积种植以利于传粉,小面积种植产量很低,估计大豆要从这块田野里消失了。

机械化的普及使牛羊失去了其功能,河滩的荒草估计有一尺多深。

正在开花的玉米

给从小生活在城里的朋友认识一下芝麻花,“芝麻花开节节高”,愿大家的生活也如芝麻花一样节节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