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对枪有着与生俱来的嗜好,没有当兵是男人一生的遗憾。单位一转业干部Z相约去民兵训练基地实弹射击,闻讯者无不兴奋异常。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留胡子的、没留胡子的,戴眼睛、不带戴眼睛的,级别高的、级别低的……对其递烟、许饭、安排车,各展其能。Z郑重其事,亲近疏远,选了7人,立即出发。
训练基地位处郊区,有树、有草、有水、有山……树是绿绿的、挺拔的大杨树,草是竞自由、不修剪的,水是“一见开”的半亩池塘,山是二十米高的大、大、大土堆。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都感觉自已不简单。每个人都面若山、嘴如牛、心有兔.....我们这些“枪盲”们相继入位,身边配了有经验的老兵当“秘书”。一人谦让到:“添麻烦了,你们休息一下吧,我们没事。”兵洪亮的回答:“谢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不仅担心你们,更担心我们。”那人,顿无语。
枪是95式自动步枪,100卧姿有依托射击练习科目一,要求是:步枪,射击距离100米,卧姿,有依托,胸环靶,子弹30发。指挥员发出:“卧姿装子弹。”的口令后,我迅速卧倒趴好,在自己的靶位上,由“秘书”
将弹夹装入步枪中,这事不用操心,也不让操心。然后瞄准靶心小心的调整好姿势,眯起眼睛仔细体会那“三点一线”的要求。这是我第一次握枪,有点紧张,也有点激动,脑中井喷着枪战大片中的标准化镜头,但总觉的差一点,找不到“三点一线”的感觉,急问:“为何”?“秘书”一丝不笑的说:“枪顶右胸,应闭左眼睁右眼…你......”。“我、我…我靠!”
没有犹豫,也不能犹豫,别人已开始,我还在瞄。扣动了扳机,“砰——”一声暴响,枪口火光一闪,弹壳横飞,枪托震得我右胸隐隐作痛,但心里却是异常兴奋,赶快睁大眼睛看对面100米远的靶位,静静的看着眼前冒出的一缕轻烟,淡淡散尽,心里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就这样打出了我生平的第一枪,真正的第一枪。接下来,感觉轻松了很多,只是近视使我瞄准变得模糊,但我还是掌握好节奏,没有刻意抬头去看是否打中,只是耐心的一次一次重复着瞄准――屏住呼吸――击发的动作,不知不觉,随着弹卡“卡”的一声弹开,子弹打完了,我放下枪,捂了捂已经快失聪的耳朵,指挥员一声令下,“射击完毕,起立”。
为了极其有效地安慰我们的第一次,我们都没有看环数,毕竟这不是战场、不是赛场,成绩好坏无所谓,重要在于心情,收获了快乐,丰富了见识,圆了梦想,还有那些锃亮的弹壳,我们感觉很悲壮。

95式自动步枪于1997年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的配用武器首次露面。该型枪从论证试验到研制定型,前后用了近20年。为确保枪械在恶劣环境下保持良好的作战性能,科研人员精益求精,先后对其进行了-45℃的低温试验,50℃的高温试验,还进行了沙漠、扬尘、雨淋、海水、泥水、寿命等各种“极限”试验。
95式自动步枪为无托结构,目前,综合性能指标居于世界先进水平。除了体积小、重量轻、直射距离远、威力大外,它还创造了我军枪械装备的许多之“最”:首次装备了可装卸式光学瞄准镜,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全天候作战能力;首次配备了具有刺、砍、锯、剪、锉等功能的多用途刺刀,提高了士兵作战和野外生存能力;首次采用“无托”式,缩短了枪距,更利于操作;新型自动步枪可发射各种枪榴弹,提高了杀伤和反轻型装甲的能力;装备了可装卸式支撑架,提高了射击稳定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