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鸿水娱乐 |
分类: 娱评:鸿水娱论 |
接棒袁泉演《简·爱》:陈数欲做“大剧院一姐”?
作者:鸿水
我两次去国家大剧院看同一部话剧作品,这部话剧叫《简·爱》。饰演罗彻斯特的男一号还是那个王洛勇,而饰演女一号简·爱的演员却由袁泉换成了陈数。其实我看陈数演的话剧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上次看的是《日出》,她演陈白露,这个在国家大剧院演了四十多场,一票难求;现在去国家大剧院看的就是《简·爱》了。《简·爱》的故事没有什么悬念,因为是经典,大家去看,最重要的还是看演员的表演。
上次袁泉演《简·爱》我也看了,这次看陈数演,俩人都演同一角色,将两者之间进行对比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有人说,袁泉已经演得非常完美了,陈数是不是有压力?其实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说,大可不必考虑什么压力不压力的,都是演员,都是演戏,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需要诠释的人物就可以了。何况,俩人的表演风格不尽相同,呈现出来的视觉感受也不一样。
她们俩给我的切实感受是:袁泉的外型比较洋气,一经造型之后看上去更像外国女性,而陈数则比袁泉漂亮了许多,舞台感觉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两位演员的表演各有千秋。单就现场的感觉来说,袁泉是科班出身,是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在表演方面则拿腔拿调得比较厉害,几乎是从头到尾都是这样,这给观众的感觉会很累,因为这部话剧的时长超过两个半小时;而陈数在表演上的爆发点则出现在高潮和人物关系冲突较为激烈的部分情节中,而在其他叙事情节中她的表演则走得比较平缓,这其实就是影视剧演员的优势,能够将自己的更生活化的一面,与话剧舞台的表演进行结合。
我在其他文章中还说过《简·爱》成功凸显了两大主旋律:尊严和爱。我们如何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去爱?这两个足以用尽生命去思考和实践人生主旋律恐怕是《简·爱》得以继续流传并被扮上各种舞台的根本动力。
另外,我从媒体的报道中看到:作为《简·爱》剧组的唯一“新人”,陈数为了简·爱,几乎“与世隔绝”,她完全沉浸在了《简·爱》里。她现在每天从早上9点起,就来到彩排现场,直到很晚才离去。所有的商业演出和电视剧拍摄,全部停下。目前我们的文化艺术环境处于极为浮躁的阶段,真正沉下心来创造人物需要抵抗住太多的诱惑。一个演员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也挺不容易的。而从《日出》到《简·爱》,陈数一路走来在大剧院方面的成功演出也频繁起来,光《日出》就是四十多场,而《简·爱》从10开始一直到23号连演14天。伴随着陈数越来越多的大剧院演出,陈数也越来越有“大剧院一姐”腕级分量和苗头了。
|声明:鸿水博客文字均系原创首发,可随意转载,但任何形式转载务必署名作者:鸿水|
——————————————————————————————————————
|鸿水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hongshui
|2010年贺岁档我最关注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