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大多数演员为何忍气吞声?

(2008-05-04 00:51:03)
标签:

杂谈

鸿水

娱乐

分类: 娱评:鸿水娱论

绝大多数演员为何忍气吞声?

 

文、鸿水


    某部正在拍摄中的影视剧这几天发了不少新闻,特别是上海的媒体,几乎清一色地发了关于粉饰剧组的新闻通稿,对于这件事儿的来龙去脉以及孰是孰非我不追问,但面对这种长期存在演艺圈的不良现象我想说说我的看法。

 

    在那个拍摄中的电视剧中,男主角刘小锋不但在拍戏中途被替换了下来,遭遇了严重损失,而且还被剧组以及其他人说成是“人品不好”、“为自己加戏”、“耍大牌”等等负面消息。尽管如此,刘小锋还是选择了沉默。面对刘小锋的沉默,我表示理解。毕竟,他是演员,以后还要靠拍戏为生,他怎么能够和制片人、导演以及方方面面的投资方相抗衡呢?

 

    合同上说好是30集,结果你制片方卖出去的或者你电视台播出的是32集,那多余的两集同样是我演员的劳动付出,你制片方就得把劳动报酬给我演员找补回来。可是,像这种合同上签定30集,而一般会多剪出几集进行贩卖牟利的,在演艺圈,在电视行业几乎是不成文的“潜规则”。

 

    打个比方,某男主角拍了400多场戏,本来合同上说好是要剪成30集的,投资方会让演员多拍n场戏,最终卖出去的是31集、32集或者更多……他们每多卖出去一集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特别是首轮播出,如果是独家播出,多出一集戏赚个百万很轻松,即便是首轮四家卫视同时播出,那每多出的一集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如果是多出两三集呢?投资方肯定会越赚越多,但这一切,基本上和演员没有多大关系。

 

    即便是有这样的“潜规则”,即便是诸多演员和经纪公司觉得这很不公平,可是能够像李保田那样,敢于向投资方叫板的,且将投资方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并最终取得胜诉要回补偿的,却少得可怜。

 

    为何?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如此一来,演员势必得罪投资方,制片人或者导演在以后的演员选择上对于这些不听话的演员势必敬而远之。一旦演员没有戏拍,就意味着“待业”,不但演员难熬,经纪公司也不好受。这对演员和经纪公司来讲,实在是得不偿失。于是乎,绝大多数演员和经纪公司在制片人、导演等直接或见解掌握经济大权和人事选聘的“强势权利”面前无奈地选择了沉默。

 

    刘小锋一直以来的沉默,一方面是由性格使然,另一方面还是演员的特殊身份使然。这个圈子里的“潜规则”就是这样,难不成都逼着演员自己去做导演?做投资人?李保田、张国立等人能够自己去做导演,可绝大多数演员却不能,也不允许。于是,他们只好忍气吞声。

 

    对于演员,我除了理解,还是理解。同时,我不得不承认刘小锋做演员很失败,他演了那么多不错的角色,竟然没有趁机宣传、炒作。打着灯笼在娱乐圈照照,谁有没有炒作?港台明星,还是大明星,为了保持高曝光率无一例外地制造着各种绯闻,甚至是“丑闻”,从谢霆锋、张柏芝、阿娇、陈冠希一直到……几乎所有的一线、二线、三线甚至没线的艺人无一不是,可是,内地的很多演员只信奉“演好戏”的腐朽路线,将自己束之高阁,乃至“待死闺中”。

 

    就像我之前做杂志编辑一样,我们常说,杂志风格其实就是总编风格,有什么样的总编,就会有什么样的杂志。作为演员也是如此,不仅仅是刘小锋,绝大多数演员应该在某些应急事件中学会如何防守反击,将自己武装起来,像李保田那样,不能总让某些“潜规则”就一直这么“潜”下去!

 

成龙最喜欢那个人 高学历演员很悲哀?  从张瑞敏到修涞贵  诸明星现场大吐苦水


通联信箱:qujihong@126.com  工作QQ:610685 msn:qujihong@msn.com(只谈工作,注明事由)

鸿水读者联谊QQ:64214224 (注明:读者)管理员群:43698760(只加管理员欢迎加入“鸿水读者群” 17:43665472  鸿水独立域名:www.hongshui.cn 

媒体专栏:鸿言无忌、鸿说新娱、鸿水言情 更多内容点击进入

1鸿水新闻、专题等信息集中营(详细了解请进)2[法制晚报专访]鸿水:偶像杀手讲真话就是奋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