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发生了九级地震,恐慌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说深不见底,有人说修复需要若干年。
要分析这些言论正确与否,我想应该从期货的角度来分析。
因为现在的证券市场有双向杠杆,还有跨市场推波助澜的期货期权,股市已被注入了期货基因:涨时,期指做多力量巨大;跌时,做空力量更大,因为裸空赢利更快。在这种新常态下,再套用传统的分析模式,一定是不客观的。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点上打压股市呢?因为股指期货推出五年了,但由于覆盖的标不大,股市也没有像样的涨幅,所以它一直没有露出杀手本色,直到不久前大盘的疯涨和IC、IH的推出。
杠杆牛市之前没有多少先例,至于带杠杆的暴跌,在中国更是开天辟地。逼视上,这次暴跌与期货关系密切,股指期货才是本轮股灾的大杀器。从盘面上看,期指的头部是先于大盘形成的,而且,每次大面积下跌都是从期指开始的。上月清理场外配资殃及了场内两融,造成基金被动赎回,结果是全市场连续暴跌。这看似只是纯股票市场的事情,如果从期货角度来看,就会有更全面的视野。由于做空有暴利可图,期指品种的丰富又加大了杀伤范围,所以某些势力嗅到了血腥味就疯狂做空股指期货。因其势大力沉,成份股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从而引发杠杆盘的强制平仓。更严重的是,由于跌停的股票卖不出去,强制平仓就只能卖没有跌停的股票,所以一时泥沙俱下,以至于经常性的千股跌停。
至于有没有海外势力做空中国,这不是股民需要纠结的问题。不管怎么说,疯狂的空方是客观存在的。另外,中国证券市场的确不够健全,A股跌到这个程度,也不能说它已经被低估,问题是,某些势力下手太狠,骨牌效应使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都没有逃掉。
只有到了这个程度,期货和期权的避险功能才凸显出来。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是多空双方制衡的,否则,一旦市场大起大落,没有对冲工具的散户就只能是自求多福。大资金虽然狼性,但在传统的股票市场它们可以和散户共同度过一段双赢的美好时光,他们会在拉升后逃顶,这也是当时惟一的赢利办法,所以下跌得不能太难看,因为他们担心自身被套。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可以不计成本地抛售,因为他们有股指可以赢利,所以吃相难看,并且还将继续难看下去,这是资本的本性使然。如此看来,传统的跟随庄家、战胜庄家的思路早已过时了。
有鉴于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应该停止这些金融杠杆,因为这已成了从散户身上割肉的利刃。其实,金融杠杆并没有错,错的在于参与主体的不对称性,大资金有权在期货上大开杀戒,散户却只能被动挨打。这个制度设计的初衷也许是善良的,因为怕散户不熟悉双刃剑会自伤,所以把两融、股指期货和期权设置了高门槛。让人费解的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商品期货就没有门槛呢?商品期货的双刃剑就不会伤人吗?所以我认为,完全停止金融杠杆也许不现实,但如果能够阶段性地禁止裸卖空,或者降低这些工具的门槛,让小散也能用期货和期权给股票上个保险,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管怎么说,承认股市被转入了大量的期货基因,就应该戴上期货的眼镜来透视股市,而不应该对传统分析方法抱残守缺。通过这种透视后会发现,股市较之以前来说波动率加大
了,波动周期缩短了。在这种新常态下分析股市的趋势,思路和手法都得变了,以前的股票慢节奏的经验用到目前的市场上,套用乐视网回应某学者的话“传统古老落后的研究方法来对互联网企业进行分析和估值,已经远远落后时代,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
既然如此,可以认为,即使股市进一步下探,修复的时间也会较以前短许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