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纽交所正在频繁与中方接触,希望成为首家登陆沪市的外国企业,他们是想通过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实现在华上市。同学们知道,用存托凭证的方式上市是一个捷径,不过这CDR好像还没有发过。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纽交所其实是纽约泛欧交易所,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并购来的。
纽约泛欧交易所主板(NYSE
Euronext)的前身是欧洲交易所主板(Eurolist),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集团与欧洲证券交易所于2007年合并后更名为NYSE
Euronext。纽约泛欧交易所将比利时、法国、荷兰、葡萄牙等四国的证券交易所整合为统一的市场,接受欧盟的监管。
当然,纽交所这只是预热而已,它的上市,还得等到咱们国际板的开闸。
有人问,纽约交易所要来中国上市,咱中国的交易所也可以出去上市吗?
不可以的。
为什么?因为纽约交易所是公司制,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真不崇高!),为生存和发展计,他们需要圈点钱,或者设法使自己的股票表现好一些。
而中国的证券交易所是会员制的,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多崇高啊!),所以不能到交易所上市。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证券交易所虽然号称不以赢利为目的,但却比以赢利为目的的纽约交易所过得滋润得多。
真的吗?真的。
这篇短文不可能作出太详尽的横向比较,所以只能仅就现象说说,让同学们感性一下。
先说中国的交易所。沪市每天成交2000亿是小意思,若按万分之三的规费标准,每天就是一个多亿的毛收入!万分之三是证监会规定的最低佣金标准,小散们只有执行的份了。
但美国的佣金标准不由政府规定,也无收费上限或下限的硬性规定,它由各券商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择机调整,并随即在网上公开。这样竞争的结果,他们就活得不会那么滋润了。
但有人说,中国证券交易是“税轻费重”,与“税重而费轻”的国际惯例有所不同,所以投资者总体负担没这么大差距。但是请注意,税轻事实上是财政收入少一些,我们的交易所相对来说过得倒是更滋润。
再看看美国的情况。我了解过的美国史考特证券公司在全美共有三百多家营业网点,算是个大券商。他们的股票交易佣金标准很多样化,但就网上交易来说,他们每笔佣金为7美元,而不管交易额多大。这颇像在美国打电话:在同一区号内打一次十美分或更低,而不管你打多长时间。
还有,咱这上市费这么高,也是让“非赢利”的交易所收去的。
只不过,牛遍全球的纽交所只要敢来中国上市,立马就得交一笔高额上市费,让丫心痛心痛!
想到这,居然有些快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