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天颇多俗务,但本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发展观,俺还是在日理万机的碌碌无为中抽出时间,拨冗会见了一下斯蒂格利茨
。
斯蒂格利茨是谁?
0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07年分享诺贝尔和平奖(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戈尔和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斯蒂格利茨是起草人)。曾任克林顿经济顾问团主席。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OMG,简直是学术恶霸,还让别人活不......不过可喜的是,林毅夫连长去年做上了斯蒂老兄在世界银行的继任者,但愿林连长早升营长)。
所以,俺是带着看熊猫的心态参会的。其实比之于熊猫,斯人更为稀有。
以前读过他的书。这老兄不但是书斋里的牛人,而且还能够影响西方经济政策,连克林顿都被忽悠得团团转;更为讨巧的是,老兄还貌似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代言人,这也是他多次来中国的原因之一。
比预定时间晚20分钟入场,这个可以理解,人在中国嘛,当然得随俗,只是可怜了无数的真学者和伪文人,一个个伸着脖子槑槑的望着。
终于出现了!是个福态的老头,观赏性不强,看来属纯实力派。这么说来他还真不如熊猫,因为熊猫既是偶像派又是实力派。
开讲。斯蒂格利茨强调,全球化的影响,各国在与美国进行贸易赚取利润的过程中,美国也将‘毒素’出口到了其它国家,从而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萧条。
他强调竞争过程的公平,反对用不同价值尺度和政策变异对待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他呼吁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应继续加大财政刺激,同时摒弃具有破坏性的保护主义壁垒,因为发展中国家尽快走出危机、全球需求的上升也符合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
他还认为,美国政府的刺激方案太小,并且其金融救援计划也根本不对头。减税对经济不起作用,因为人们出于对未来的担忧,只增加储蓄而不增加消费。对于政府直接或通过对冲基金出资救助银行的做法,是“比买垃圾更糟糕”,因为最后受损失的肯定还是公众。
作为凯恩斯的信徒,他与时俱进地发展了早被哈耶克批倒批臭了的凯恩斯主义。可是时下的金融危机,对凯恩斯主义者---例如斯蒂格利茨,倒是一个上佳的表演机会:正如大家所知道的,29年至33年的大危机把书斋里的凯恩斯推向前台,凯恩斯主义出尽风头,甚至盖过了深邃如哈耶克者流。
由此可见,经济学家的生产日期很重要,当然,产地更重要。
仔细观察了经济学大熊猫的造型,仔细倾听那忽悠过无数政要的美语,仔细品味了他的洞见和逻辑过程,还有若干个其它“仔细”,例如对中国政府的建议后,俺的内心还真的沸腾了好几分钟;然后,再仔细往窗外看了看,发现咱这里还是解放区明朗的天。
又“仔细”了一会儿,就快中午了,斯蒂格利茨老兄的神吹也告结束。
诺贝尔远去了,俺们目送着大熊猫离开,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各自继续着各自的狗苟蝇营,或者叫可持续忽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