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个周日的上午,牛人被洋妞拉着在一条破胡同里discover了老半天,累的不成样子不说,还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上卫生间和吃饭,其中第一项尤显紧迫,这和目前的宏观形势基本一致:拉动内需还需要先“去库存化”。
带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一行二人走进了一栋长得呆若木鸡的大楼。
还是洋妞的蓝眼睛好使,在牛人还没有看清地形呢,洋妞就说,这里有男卫生间,你可以用。
牛人迷茫的discover了一圈说,没有啊!
洋妞:你看,这上面写着for male only!男生,可以用的。
牛人说,是吗,我来看看……“非公莫入”,哈哈哈哈!这不是男卫生间,是有公事才能进去的意思。
洋妞:什么叫公事?去卫生间不是公事吗?
牛人:公事就是业务上的事,business
affair吧。去卫生间嘛,一般来说都是私事。
洋妞:I
see了,应该翻译成Staff only。
牛人:No啊, sometimes,
不是Staff也要进去办事的。
洋妞:那就说成No
admittance except on business!
牛人:你这什么英语,我怎么听不懂!
又discover了一圈,还是没有找到卫生间,倒是发现了它的上游企业:一家台式餐馆。反正吃饭的需求也很刚性,这地方一下子就可以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
台北の夜。一看这日化的名字,就知道这可能是阿扁的外甥开的。
进去,坐定。
正嘀咕呢,洋妞自卫生间归,满脸诧异:
张,这里的设备,to my surprise,太专业了,有“bake the mobile
phone”,手机掉进toilet
bowl 里了,可以用这个machine来dry一下?
牛人:这么夸张?没听说过。
洋妞:你可以have a look,我认真地发现了。
牛人亲自去看了看,原来是一台“烘手機”,英文翻译成bake the mobile
phone,这台湾小老板整的繁体字,洋妞怎么会认识呢!
告诉你,这是烘手的!为了便于理解,牛人还做了一个类似讨饭的动作。
洋妞倒是机灵,明白这是洗手以后烘干的,因为不会有人在那地方讨饭啊!遂大笑。
牛人于是坏坏地说,笑什么,如果是大陆人民写的简体字“干手机”,按这位翻译家的套路就翻译的更有效果了!
洋妞:什么效果?
不告诉你,干-手机,哈哈!
洋妞:这个,不要欺负老外,我知道的,不就是翻译成F**k the mobile phone?霉干菜就翻译成it' unlucky to
f**k the vegetable,有人告诉我!
牛人:it' unlucky to f**k
the vegetable?哈哈哈,wow,OMG,我叫你老师吧,真渊博啊!
洋妞:刚学的。
牛人:不过,F**k the mobile
phone真牛啊,这位翻译老兄真勇猛,敢想敢干,佩服佩服!有个短信是“看了神雕侠侣知道年龄不是问题;看了断臂山知道性别不是问题;看了金刚发现原来物种也不是问题;想起人鬼情未了才真正懂得......死活都不是问题!”
这位翻译老兄为这条短信历史性的加上了一条:连生物和器物之间的隔阂也不成问题啊!
洋妞:我,不明白这个短信,请解释一下?
牛人:这个,不好讲明白,算了。对了,这个烘手机到底怎么翻译?
洋妞:记住了,Hand dryer!
牛人:这你也会啊!佩服佩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