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燃油税之“征”程

(2009-01-05 15:02:10)
标签:

海量财经

国内经济

税率

从价税

过桥费

美国

杂谈

分类: 海量财经

燃油税之“征”程

    真是创乎夷原,成乎乔岳。从1994年动议到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公路法里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路费,及至2009年元旦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 实施时,已然过去十四个年头了。

    由于内在机制的复杂性和客观存在的种种利益博弈,早在几年前国际油价40多美元时,管理层就宣称燃油税将“择机”出台;当国际油价涨到60美元、100美元、然后直奔147美元时,管理层又多次以“择机”应对公众。在如此漫长的十多年里,始终择不到“机”的原因,固然与油价狂飙不无关系,但更合乎逻辑的解释,应该是多层利益的分割以及权利的博弈需要时间,例如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等,还有对不使用道路的用油户的补贴和身份的甄别,甚至还有原公路规费征稽人员的去向等等,公众无法想像其复杂程度。所以,就像许多看似简单的政策一样,实施的障碍往往不是政策本身的瑕疵,而是操作层面上的具体困难。

    从2009年元旦起实施的这项新政,旨在通过税收杠杆促进环境和资源的和谐,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由于中国不但是石油进口大国,而且国际地位也日益重要,所以中国的费改税方案举世瞩目。外媒纷纷撰文支持这项改革,认为此举基本上遵循了可控与渐进的原则,具有可操作性。

    对总量进行测算可以发现,本方案新增的税收,与取消的六项收费总额大体相当,所以此举可以视为渐进式油价改革的原点。对私家车主来说,税改前应缴的每年1300多元的养路费,按新税率折算,大约相当于1600升油所增加的税额,而这个数量足够普通私家车使用16000公里以上,大多数私家车每年的使用基本上都在这个里程之内,所以多数车主的使用成本将会持平或因此减少,但是如果使用大排量的油老虎,税负就会因此显著增加,正好体现了多用多缴的公平原则。只是有人觉得,油价本来应该大幅下降,现在没降感觉不平衡,这也是消费者的一个真实心态,毕竟目前国内油价相对较高。但事实上,我国燃油是二元价格体系,2008年上半年,国内成品油便宜到“补贴了全世界”,以至于外国航班刻意到中国机场加油,当时也没有几个消费者提出应该提价,可见,管理层和消费者由于视角不同,双方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是正常的,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搞清事情的本质。

    这个方案实质上是对原有的“成品油消费税”的提高,并没有诞生“燃油税”这个论战经年的新税种,据说是因为怕税制会因此变得复杂,所以就在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上提高,此举符合简化税制的改革思路;但是,燃油税被简化成了提高消费税,也就事实上绕开了必要的立法程序,缺少了民意这一重要环节,诚属不合理之处。

    新浪的网上调查显示,对于燃油税率,77%的网民认为过高,7%的网民认为过低,其余网民认为尚可。可见大部人是认为税率有点高的,其实这可能是消费者受国际低油价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事实上我国的税率相对别的国家来说并不算高,只不过,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来说,减税是市场的必然要求,所以采用较低的税率平滑过渡到以税代费,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日前“十教授”联名给总理建言,称应该在零售价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将税负提高到每升3到4元,但消费者不增加负担。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多出来的税额其实成了油企的负担,这种国家财政吃油企的建议,如果真被采纳并实施了,石化“双熊”就更名付其实了,油企不好过,一定会作用于市场,最终受损失的还得是消费者。

    “十教授”还认为,中国的燃油税率低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唯独接近于美国。这个说法当然是有数字做支撑的,但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美国及大部分国家的燃油税是包含或部分包含过路过桥费的,而在我国,过路过桥独立收费,车主的税费成本其实比税率反映出的要高得多。但是,过路过桥费并不容易被取消,因为国内的高速公路的投资主体已经多样化,它们需要通过收费来获取投资收益,虽然如此,逐步取消过路过桥费也应该是下一步改革的方向之一。

    目前,美国的燃油税是30%,英国是73%,德国是260%,法国是300%,日本是120%,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大排量车多,而日本欧洲大排量车少。这些国家燃油税都是从价税,我国目前推出的是从量税,但按现行价格折合成从价税,当在20%以内,属于较低的税率,当然,这个税率不能静态考量,因为油价下调就相当于税率随之升高,如果换算成从价税的话:以每升5.9元为例,价格每下降10%,就相当于税率上升两个百分点,尚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只是国内的过桥过路费太过繁杂沉重,让车主不胜其负。目前,全世界90%的收费公路都在中国,所在开车外出时,过桥过路费常常会高过油费。所以,国内初到美国的人都会注意到标着Freeway的公路,感觉美国的公路都是免费的。这个理解基本正确,只是Free在这里同时也指通行无阻。偶尔,美国也有一些收费城际高速公路,这些都不是使用政府拨款建造的,但其总里程只占全美公路的不到10%,且收费低廉。

    税费改革实施后,公车私用的沉疴就会更趋恶化。由于公车的基本属性加之监管不易,燃油消费税提高后,有权使用公车者会更惜用私家车,公车私用会更加频繁,所以进一步限制公车购买,对存量公车加强管理才能体现改革的初衷。再之,应该提高燃油税收支的透明度,使征收和使用的各环节不再处于监管缺位的状态之下。

    我国燃油价格形成机制已运行几十年了,由于路径信赖,一下子改过来确实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是任何改革都有其负面,譬如,燃油税会影响大排量汽车的生产与销售,压缩汽车行业版块上市公司的股价等,但从中长期来看,它将给技术先进、油耗低的小排量的汽车带来一个空前的机遇,这样,就能更有效的使用能源和保护环境,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