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四位女子,分别是张小芳、刘玲、吉珍珍和李冬梅
她们在一家服装加工黑窝点工作两个月后,实在撑不住了——一天最少工作16个小时,吃到的最好的菜是开水煮白菜,曾经有一次,一个女孩还晕倒了,醒来后,继续踩缝纫机——她面前,是大堆的服装原料
地球上60亿人要穿的衣服,永远做不完。而这个可怜的女子,就这么踩来踩去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秦韬玉毛笔下的贫女,永远有难姐难妹——只不过,她们从毛笔下,变成了键盘上
我敲击键盘,把苦难变成文字,文字变成工分,工分变为稿费,稿费,也许不够我请一名女网友喝次咖啡
人生在世,不过如此。
那些辽远的苦难和面孔,被风吹着入梦
千古忧患人,千古不了梦,都成一把黄土,几声笑谈
想起了在东莞打工的妹妹,她在鞋厂,踩的不是缝纫机,而是针车
妹妹脾气很倔,曾因为主管骂她几句,就对骂
拉长拿楦子敲了她头,她就辞职
结果是,她经常换工作,攒不住钱——家里总不指望她攒钱,但妈妈说了:“芳呀芳,你也该长大了,你这脾气,到婆家,挨不完的打”
妹妹撅起了嘴,朝我笑了笑:“我有两个哥哥,小时候打架都是村里有名的,我怕谁?”
我呵呵笑了笑:如果人生像打架一样简单,我早就把抑郁症给治好了
半个多月前的深夜,我正看笔记本,妹妹来电:“大哥,我们主管让我竞争一下拉长,要我写个简历,你看咋写”
于是,我口述,她记,一个对单位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活任长霞诞生了。“氛围如何写”,妹妹问了一分钟多
4天后,妹妹来短信——“做拉长真累呀……”
妹妹喜欢照相,家里有很多她的照片,我却没有带到郑州一张,尽管妹妹长的很好看——一看就不是我和弟弟的亲妹妹——确实是抱养的,她的样子在我的博客上,也只好付之阙如了
就让那几位可怜的女子,代替我的妹妹吧
是否你们正如我的妹妹,在社会的边缘期望、欣喜和挣扎?
后一篇:北京之行(图文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