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进入8月,原本市场期望的否极泰来,在政府严厉调控楼市的表态下,再一次进入观望。记得,5月份的时候,潘石屹的博客称房地产进入冰川期;从过去3个月的市场表现看,市场显然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并没有进入冰川期。在经历了三个月的调控后,全国楼市依然保持温和的市场推动力,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再次提出严格调控,我想如果有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北京楼市或真正进入冰川期。
说北京楼市或真正进入冰川期,从最新的市场数据可以判断其端倪:
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7号,北京8月份预售项目为7个,合计供应住宅1554套,而签约量仅为3套,签约比例不足0.2%,与7月相比,8月出现了明显的销售停滞现象。在连续两周日均成交过百套后,上周北京楼市又现颓势,周成交仅590套,环比下降55.24%;日均成交84套,再次跌破百套大关。8月9日为上周成交量最低点,当日商品住宅期房成交仅48套,为6月2日以来的最低成交值。北京中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新政以后供应项目为74个,签约率超过80%的仅为13个,无一项目100%签约,而签约不足20%的则达到了32个,占比高达43.2%。23个项目签约率不足5%,更是创造了2009年以来的低迷纪录。
此外,北京8月份商品房库存数据继续大涨,上半月这一数据开始明显加速上涨,目前的商品房库存已经达到了97289套,相比新政前4月上半月的85344套,上涨幅度达到14%;比7月上半月,库存上涨也达到了7%。
万德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0年上半年报告期末,4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1.13%,其中资产负债率接近或达到70%的有22家,占比高达55%。四大地产龙头中,保利地产资产负债率高达76.77%,而万科A、金地集团和招商地产的资产负债率也分别达到了69.83%、69.85%和61.30%。
上面的市场数据揭示了三个现象:
1、 商品房成交巨降,说明观望加剧
从8月初北京市场数据看,原本有所恢复的市场人气,在政府重申严格调控政策后,不少人选择了继续观望。尤其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国务院副总理就房价问题发表讲话,更强化了市场对政府调控态度的认识。相信这种观望至少在第三季度会是基本市场特征。
2、 商品房库存大增,说明供应和购买需求矛盾显现
虽然开发商开发减速,但库存增加势必强化老百姓对房地产降价的预期,这种预期将成为支撑买房者买房减速的力量。
3、 开发商债台高筑,说明开发商资金压力巨大
在销售减速的背景下,去年和今年年初不少抢地的开发商又面临土地款的巨额支付问题,这些势必恶化开发商的财务状况。
上面三个现象从目前看,第三季度有可能延续甚至加剧,无论是延续还是加剧都势必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冷清和肃杀,一个不活跃、市场各方焦灼的残酷时期不期而至,这或者就是潘石屹先生提出的冰川期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