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与盐城一家亲
(2025-06-24 06:37:28)
【按】2025.6.24京江晚报刊登《超出绿茵场的江河对话》,分述如下。
五天后,2025.6.28在“苏超”联赛中,镇江与盐城一家亲,体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两个城市友好相处。镇江与盐城,共拥有下列4条精神纽带。
一、范仲淹的忧乐精神
范仲淹于景祐四年(1037年)十二月任润州知府,发现东门关河上一座竹搭小桥-行人来回不便,于是带头募捐造桥。后人把范知府营造的桥,称作“范公桥”,这是镇江第一座以建桥人名命名的桥梁。
而早在北宋天圣年间(1024年),范仲淹任盐城东台盐官,见黄海沿岸海堤坍塌,便上书朝廷建议重修海堤-历时四年建成,后世称“范公堤”。
二、陆秀夫的家国情怀
陆秀夫(1236年至1279年)是南宋抗元名臣,长期在镇江度过。1279年,他见崖山海战失败,毅然背着年幼宋末帝赵昺投海殉国,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陆秀夫的民族气节,成为后世推崇的精神标杆,激励着无数人为捍卫国家尊严而奋斗。
三、新四军的铁军精神
镇江与盐城的一条精神纽带,誉为”铁军精神“。1938.4.28陈毅与粟裕率领新四军挺进苏南,东进抗日当年的6月17日,茅山老区韦岗战斗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揭开新四军发展壮大和正规化建设的崭新一页。镇江与盐城均为新四军重要活动区域,共同书写了抗战史上铁军精神的辉煌篇章。
四、董永与七仙女孝爱
镇江与盐城共同拥有一个神话--董永和七仙女。相传丹徒谷阳槐荫村的老槐树,见证了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而盐城东台的西溪古镇,也流传着董永卖身葬父的经典故事。无论是感天动地的孝心,还是坚贞不屈的爱情,这样的孝爱精神-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核。
毋庸置疑,镇江与盐城这两座城市四条精神纽带,有许多历史遗迹、纪念场所、主题公园等,均能供双方市民瞻仰或者现场探寻。看一场足球赛-深度了解两座城市,领略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感悟城市内在的精神,这样的收获早已超越足球本身的胜负。
【附】《一家亲谣》(文/毛生海)/
镇江盐城江海对话,精神纽带历史回响/
一个沿江一个靠海,共有四条精神纽带//
范中淹的忧乐精神,陆秀夫的家国情怀/
新四军的铁军精神,董永与七仙女孝爱///
前一篇:情商之说
后一篇:镇江高专女教师王伟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