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墨抗战纪实
(2025-06-22 04:30:03)
【按】2025.6.22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健康时报刊登《87年前,他们在武汉用笔墨抗战》,摘录如下。
1938.3.27在中华民族存亡之际,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大家-聚集武汉。在周恩来和郭沫若的组织下,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标志着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从此,外地的文艺大家纷纷向内地转移,老舍就是其中之一,他1937.11.15出发,11月18日到了湖北汉口。“文人们仿佛忽然集合到武汉”,是老舍当时最强烈的感受。
1938.3.27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总商会大礼堂隆重举行成立大会。当年3月28日新华日报记载:“九点钟刚敲过,年轻的、年老的、男女的,穿西装的、军服的、长袍的各色各样的文艺工作者,三五成群地拥进会场,把庞大的大礼堂挤得满满的,共计五百余人。”
会场主席台前悬挂着两行标语:“拿笔杆代枪杆,争取民族之独立;寓文略于战略,发扬人道的光辉。”会上,郭沫若激情澎湃地说:“我们要牺牲一己自由求民族之自由,牺牲一己生命求民族之生命,不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要鞠躬尽瘁至死不已!”
1939年,第一批作家战地访问团在出发时写下告别词:“我们当尽我们的能力把敌后方一切可歌可泣的壮烈英雄的事实,用我们的钝的可是纯真的热情的笔把他们写出来;我们的枪已经够敌人发抖,我们还要用笔去暴露敌人的残暴,去消灭侵略者的灵魂。”
如今,在汉口中山大道489号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原址仍保留着。87年的时光流转,曾在这里以笔为武-奔走呼号的文艺界人士,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赤诚的爱国热情。
【附】《“文艺堡垒”谣》(文/毛生海)/
文艺大家笔墨抗战,用笔反抗敌人侵略/
老舍文众集合武汉,三五成群激情澎湃//
郭沫若喊民族生命,壮烈英雄可歌可泣/
文武战略人道光辉,践行赤诚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