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医新闻三则

(2025-04-18 03:36:17)
【按】2025.4.7家庭医生报刊登《家医新闻三则》,分述如下。
一、“食不言”此话有道理
正常进食时,由舌肌的运动翻转,将咀嚼后的食团送入咽部。咽与口腔、鼻腔、喉腔相通,但呼吸和吞咽又不能同时进行,所以进食时必须关闭咽与鼻腔及喉腔的通道。这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运动过程。
吞咽障碍患者如何安全进食?要切实把握六个方面:1.仰卧30-45度进食,端坐在椅子上。2.选择长柄小勺进食,尽量送到舌根部。3.进食环境安静,注意力集中。4.吞咽时头偏向健侧,并内收下颌。5.若喝水呛咳,可以在水里加入增稠剂。6.进食后要及时清理口腔,保持口腔卫生。
二、吃饭太快“饱”危害大
吃饭快慢的效果有别,慢吃有益科学吸收,而快吃则容易出事。快吃之危害有七:1.容易长胖。2.增加食管癌风险。3.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4.更易患糖尿病。5.更容易抑郁。6.增加消化负担。7.可能会窒息。
三、对付慢性病的“四字经”
对付慢性病的“四字经”,总结如下:1.知己知彼。可谓“久病成良医”,说的是只有不断接受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对付像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2.及时就医。特别是年老体弱者,经不住任何风险的考验,只有及时就医、及时治疗,才能将凶险的疾病扼制在萌发状态。3.全力配合。一名患者,要全面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全力配合治疗,不能擅作主张。有时要勇于尝试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或方案,可谓“老病新治”,也许能够“柳暗花明”。4.长期战斗。对于慢性疾病,不能指望采取一种方法就可以完全治愈,更不能指望在短期内能够彻底战胜它。患者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这点非常重要),作好长期战斗的准备,长期服药+定期复查+时刻重视,与疾病长期“和平共处”。
【附】《家医谣》(文/毛生海)
“食不言”有道理,吃饭太快危害大/
要对付好慢性病,应念好“四字经”//
吞咽时短不简单,“饱”来自口腔舌尖/
知己知彼随就医,全力配合善于健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