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水利与浙派古琴新聞两则
(2024-10-05 09:17:20)
2024.9.13健康时报刊登-良渚水利与浙派古琴新聞两则,摘录如下。
一、良渚水利
良渚水利系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鎮境內,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拦洪大坝工程。
在良渚古城遗址近百平方公里內,几乎每一个山口都有水利遗迹,共计有30多条古水坝,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的一整套外围水利系统。
良渚水利系统,通过高、低两級水坝,可将夏季大量降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內。夏季蓄水、冬季放水,这样既可放洪又能抗旱,有效解决了季节性降水不均的问题。
古老的水利工程,反映了良渚先民在坝址选择、地基处理、坝料选材、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科学性,体现了我国早期城市与水利工程的整体規划能力。这表明,良渚筑坝先民与现代水利工程人員颇为相似。
二、浙派古琴
中国古琴气质清雅、恬淡,在抗战时期,“新浙派”古琴名家徐元白大胆尝試,用古琴演奏了《义勇軍进行曲》等救亡歌曲。
从时代的变迁看,古琴“古浙派”艺术始于南宋,徐元白“新浙派”艺术源于20世紀早期。在新时代,徐元白把《义勇軍进行曲》《大路歌》《和平颂》等救亡歌曲移植到了古琴之上。
徐元白的革命追求,使创作拓展了传统琴曲的题材与內容,一向以高雅著称的琴乐,也有了工人、农民的乐声。这种拓展,开阔了琴乐等的表现领域,推动了琴乐的雅俗结合,給琴乐的生命力注入了时代精神和新鮮血液,是琴乐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重要创作进展。
【附】《良渚浙派之谣》
良渚是水利开端,浙派则始于南宋/
良渚早大禹千年,浙《义勇軍》曲//
良渚先民筑坝时,徐元白拓展乐曲/
良渚成世界遗产,注入琴乐生命力///
前一篇:秋风起,餠食香
后一篇:苏藏藍盾与鎮江答卷新聞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