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指南针”到“北斗”

(2023-12-21 04:07:10)
中国从“指南针”到“北斗”,在苍茫大海上泛舟,先后获得成功。下面,予以简述。
【指南针】第一枚指南针,其名“司南”。公元7世紀前后,指南针的前身“司南”诞生了!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解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应当是中国人最早的磁石指向针,得到后世的普遍认同。到了晚唐,指南针成了时髦的探险设备,业已普及。
南宋文天祥在《扬子江》中写道:“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在毫无参照物的海上,指南针的作用更为凸现。宋代时期,指南针与方位盘组合在一起,诞生了“罗盘”。当时,广州航海者詩云:“舟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浙江记载:“海商全凭指南针,或有多少差-即葬魚腹。”
从宋代起,中国罗盘“远行”了。从阿拉伯人到欧英人,其吸收并应运罗盘的磁极性和磁感应-比中国人晚了一个世紀。小小指针,改变了世界的样貌:印度、波斯、大食--海上丝绸之路商船往来,瓷器、丝绸、香料传到西亚、北非,奇花异种、珍禽名兽现身他乡。对此,英国科学家李約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大为赞赏。
【北斗】新中国成立后,不甘落后的中国人奋起直追。继苏联、欧美之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研制发展。从1994~2000年,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发展。然而,当时最适合卫星导航的信号“黄金频道”-大多被美俄占用,仅剩两小段由各国平等申请,要求必须在7年内发射导航卫星并成功播发导航信号,逾期失效。
为保住这一频段“窗口”,北斗开启了长达7年的全系统攻关。2007年2月底,卫星研制完成;当年4月14日,卫星发射成功了!2007.4.17当中国导航信号清晰回传时,距离“7年倒计时”仅不到4小时!最后时刻,“压哨破门”!北斗,拿到了进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入门券”!
如今,北斗的“朋友圈”遍布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并不是只有“竞争关系”,更多的是携手为全球用戶提供更精确、更可靠的定位导航服务,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半个多月前,中国北斗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纳入全球民航客机的导航名单。北斗每天服务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位服务的使用量就超过3600亿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