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田之变”

(2023-02-18 05:15:55)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田之变”: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走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可体验“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
------开沟机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井”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兴隆村的农田现场,当晚深夜-来了一个无人驾驶开沟机,它作业的时候-天上有40颗北斗卫星为其服务。这个开沟机速度,每分钟达6~7米,比之前的人工作业提供近10倍的效能。
开沟机作业,也在机耕路上-不占用农田、不破坏农作物。它像刀子雕刻出来一样,开得平整-深度有1米左右,并把每1米的地埋线给做牢,把每一口机井连通好,从而达到旱能浇、涝能排,尽量干实干好。
目前,河南省为了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利用智慧化管理平台,摸清灌区的农作物结构和作物的需水情况,实现灌区精准调度,现灌溉农田达20余万亩。
------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短板”
江西省持续推进土壤改良项目建设,10多年来-平原地区农田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剩下的大多是丘陵山区的中低产田-多数只能种一季。通过农田改造,就能种双季稻,新增粮食产量能达10亿斤以上,这就相当可观了。
地处梅岭山脉的江西省安义县长均乡-人均耕地面积仅1亩左右,零星分布在落差6~10米的山坳里,其农田排水、梯式田改造-成了难点。该乡使用数字化全过程监控,用图斑的形式来呈现位于丘陵地区的高标准农田。
电脑里的这些排水涵管,就是数字建模得来的参照物。围绕排水口的大小、排水速度和最终效果,设计了多套不同的排水涵管埋设方案-从而达标了。长均乡农民自己未出钱-却能旱涝保收,如流转农田-租金达500元/亩。
------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目前,我国还有5亿多亩永久基本农田,尚未建成高标准农田,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务必将农田变“良田”,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任务很艰巨。
农田的建设和管护同等重要,要做到建管并重-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不推诿责任、不走过场,切实维护农民核心利益,把目标落实在每一块田地上。
科技、水利等部门和单位,要相互配合-尽力而为,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加强田间水利工程和灌排骨干工程的配套衔接,形成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灌排体系,解决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